狐狸club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回复: 0

负债31万亿美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8 23:35| 字数 7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夜报里写到了储蓄险,很多人表示3.4%左右的复利是不是太低?

这个问题很关键,和股市关系也很大。比方说,现在市场都在预期本月美联储会加息75个基点,下次找机会再加50个基点,后面可能还会抠抠搜搜加几次小的,最终不超过4%然后就该降息了。

80年代初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曾将利率提升到20%左右,为何这次市场认为4%就到头了?

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美国在1985年9月之前一直是个债权国而非债务国,政府基本无债务负担。无论再怎么加息,政府本身基本没啥成本。

而目前美国国债总额31万亿美元,GDP23万亿美元,中央财政收入4.05万亿美元。

假如利率升至4%每年需还1.24万亿利息,升至10%则需3.1万亿,区区4.05万亿收入绝对覆盖不了。

除了国债以外,美国当前还有家庭债务18.3万亿、企业债务18.9万亿、地方债2.25万亿。现代社会债务的整体特点是永续,说人话就是本金还不起能每年付利息就算有信用。所以一旦利息提升这些主体大部分都要沉没...

所以,这所谓4%大概率也就是很短一段时间,然后美联储会想办法迅速降回2%以下,这样整个社会才有喘息机会。

发达国家里美国算好的,日本更夸张。

以2020年新冠还没来之前制定的预算为例,当年日本财政预算收入63万亿日元,预算支出102万亿,赤字40万亿依靠发国债来募集。但因为疫情来了,最终财政支出175.7万亿日元,赤字100多万亿全靠发债。

当前日本国债总额1225万亿日元,财政收入在60-70万亿之间徘徊。这也是为何日本长期都是零率的原因——但凡利率稍微高一点就根本不可能还得起利息。

奇怪为何日本这样发债度日的国家还能存在下去?

核心是依靠通胀来稀释债务,每通胀1个点日本就相当于少了10几万亿的债务。本币贬值则是日本的特殊方法,因为日本有大量以美元计价的海外资产,日元贬值相当于海外资产升值、增厚了国债的信用。

所以安倍在台上时最大的政绩就是CPI增长和日元贬值,长期零利率和不断贬值也是日元的宿命。

总结下来但凡发达国家利率就不能高,而且为了给社会降低负担只会越来越低,最好是降到负利率每年负担自动减轻(结合通胀本质看就是负利率)。

所以不能用当前眼光去看待久期(未来)利率。银行存款或者理财最多锁三五年的利率,保险则是锁未来几十年。

股市也一样,好多经济学家都套用上世纪80年代模型来看待当前美联储行为,典型的刻舟求剑。有31万亿债务的美联储和零债务的美联储是一回事么?

差不多再过几个月到半年,美联储加息对流动性的压制就该结束了,接下来市场就该走降息预期了。

......

1、腾讯南非大股东将1.93亿股转入香港的中央结算系统,相当总股本的2%。这个和之前巴菲特注册比亚迪股票类似,本质就是打算卖,每天卖3亿的话光这2%就能砸200天左右。砸盘是股东权力,但每天砸3亿这是软刀子割肉,还不如一刀割条腿下来。腾讯跌3%,港股本来略有起色也被这一棍子又给砸晕回去了。

2、WTI原油大跌4%,接近80美元。能源危机的主角在欧洲,之前手忙脚乱一阵抢矿导致全球能源价格维持在高位,但其实真有缺口的是天然气,原油和煤炭都没那么缺。原油通常运行在40-80美元之间,一旦跌破80就算回到正常状态了。

3、苹果砍单20%的新款Macbook Pro,联想、戴尔等新一季的财报也不好。说白了就是之前在家办公的时候大家都买了新的笔记本,现在回去上班了所以销量下降。电子消费要反弹至少要还要等一年...

4、传葛兰要离职,中欧基金紧急辟谣。这波医药已经惨到家了,中概互联好歹还反弹过医药连反弹都没有,但其实我国的医药开支仍然是不断扩张的,这仍然是一个有增量的行业。据我所知很多大佬都在等机会进场捡带血筹码,这个时候如果是我的话绝对不可能离职,最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好歹要咬几口肉再走。

市场成交量又回到8000亿以下,中位数跌幅1.13%。

是我昨天乌鸦嘴了,A股尿性始终没有改变啊。昨天拉风、今天拉胯,我也只能选择再次原谅他了。

批评一下小宁子,今天怎么能又跌5个点呢,昨天刚涨5个点就骄傲了么?

243.jpg
狐狸club温馨提醒
本文采集自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搜索

网站状态|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club·befox·net

GMT+8, 2025-4-19 07:52 , Processed in 0.09165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