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量公共资源被迫投入其中。
一,某高校饭菜异物事。校方和所在市市监局,给出的通报未能服众,以致竟惊动省级层面成立联合调查组。 二,某女生“得知未被偷拍仍曝光男子”事。相关文字和视频发酵,男子儿子报警,女生发博致歉,广受关注。 “在互联网上发言”,是绝大多数人在做或要做的事,甚至是不少一部分人的生活(生产、工作)方式。如官方机构要回应关切,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商家网红等,要不断输出文图音视等获取关注;大家要发朋友圈,分享见闻感受。“如何在互联网上发言”,自然成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我谈几点体会。 一,谨慎使用权威性。大约7 年前,关于“如何在互联网上发言”,做过一些总结(当过“热锅上的蚂蚁”,切身理解相关方感受),也即原则。其中一条是,“谨慎使用权威性”。权威性,不光是指机构权威,也包括你因拥有粉丝、身份特定等形成的优势。道理很浅显,不展开讲。 二,说准、说清、说好。说得准,是前提。谁先实事求是,谁先赢得主动。说清楚,是必要。“高校饭菜异物事”的相关通报,目前看不够清晰、详细,缺少必要的说明(针对提高“说服力”而言)。说得好,是追求。要综合考虑“时度效”,落脚点在“效”。 三,感谢提醒(监督),及时预警。早监督(提醒)比晚监督好。以我个人为例,说得不周延或有错字时,常有读者后台提醒(教育、指导),十分感谢。看到提醒后,要有预警意识,需要改的、调的,尽量抓紧。 四,态度诚恳。不完美是常态,态度诚恳很必要。相信,大部分“吃瓜”者是希望事情能够得以解决。针对他们的关切,可以“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 最后,建议重温《丰县十条,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