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间,两张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催促碧桂园两家子公司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提醒函在网上流传。
无影脚式的文件瞬间点爆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引发了中国最大放弃的股债双杀。
佛山顺德区是一个处级单位,其下属的自然资源局不过是个科级单位,为啥一个科级单位,就能引发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震荡呢?
因为佛山就是碧桂园的总部所在地,也是碧桂园纳税的大本营。
搞过政府事务的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佛山政府没有道理不去呵护勤勤恳恳为自家下了十几年金鸡蛋的母鸡。
一旦公事儿公办,说明在撇清关系了。
想象一下,这大概就相当于是号称“本山台”的辽台,突然切掉了循环播放的赵本山小品,或者号称“阿里店小二”的杭州,突然对阿里开始表情严肃的开启公事公办,亦或者想象一下,号称“南山必胜客”的腾讯,突然在深圳南山法院接连打输了志在必得的官司。
而且,根据提醒函所示,碧桂园子公司是23年6月1号拍到的土地,但约定的开工时间是24年6月15日。
对于行业内以高周转著称,1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的碧桂园,承担着巨额的资金成本,拿约定一年后开工的低周转地块,显然是在帮佛山政府拍地,解决当地解决土地出让,维护市场价格。
已经风雨飘摇的碧桂园,还替地方政府擦屁股,这么好的企业,佛山上下没道理不亲近的。
但令人惊诧的是,碧桂园的钱仅仅才晚了几周,自然资源局就“不顾大局”下文追款,措辞还极其严厉。
因此政事堂看来,这次这事儿远远不是佛山层面的事儿了。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20天,碧桂园都做了什么,能让原本应该庇护杨家的佛山突然翻脸。
7月19日,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分两笔,清仓式减持碧桂园服务322万股,套现2824万元。
7月30日,碧桂园服务主席杨惠妍将名下持有的20%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
7月31日,碧桂园对外公告,公司23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寻求政府和监管的指导和支持。
总裁把股票都卖了,老板把资产都往香港转移了,然后开始公开发文,向政府寻求债务层面的支持,估计佛山上下已经开始骂娘了。
佛山政府担着信用帮着你筹钱,结果杨家父女不讲武德,卷着钱先溜了,衙门自然就要翻脸了。
毕竟,隔壁的广州,在恒大的问题上,可是吃过哑巴亏的。
两年前,先是恒大总裁夏海钧清仓式减持,后是许家印试图将恒大物业卖给合生创展,广州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并没有干涉,由上级机关紧急喊停,才中断了许家印的逃废债之路。
如今,杨家学习许家,也开始琢磨转移资产,把当地政府往火上烤,各位佛山领导不踹无影脚才怪。
而接下来的走势,还是很有趣的。
由于碧桂园是离岸公司,有个制度上的bug,破产就可以直接逃废债,因此监管绝不会允许碧桂园破产。而碧桂园只要不在近期破产,杨家父女通过捐赠方式向香港转移财产就合理合法,且无法被追索。
所以,现在进入到了监管与杨家父女相互施压的赛点。
监管是通过施压动作,希望杨家把逃到香港的钱拿回来,政府配套资金,一起把碧桂园给救活,解决全国三五线众多楼盘的保交房问题。
而转移了财产的杨家父女则索性躺平,放弃碧桂园的控制权,主动触发美元债违约,把事情搞大,威胁政府提供信贷支持,解决碧桂园的流动性危机。
双方都在试图把事情搞大,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碧桂园的股债连续多日的连杀。
但是,考虑30天后,是美债到期偿还利息的deadline,监管和杨家一个月内,大概率要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以避免触发美元违约。
因此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在一轮压力测试后,杨家放弃向香港转移财产,监管向碧桂园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支持,让杨家以及他们所持有的中国最大房企,完成平稳的退出和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