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多人问我为啥去香港,嘿嘿,背后应该有很多潜台词。
其实就是疫情三年后积累的旅游需求爆发,前几天在深圳参加一个会议,来都来了,就顺道去了。今年夏天我跑了很多地方,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跑。人生辣么短,不多跑怎么对得起自己。
至于你们内心想问的那个问题,其实我说过好几次看法。
那边适合特别有钱的和特别穷的人,但不适合所谓的中产。如果要给特别有钱一个定义,那就是一个小目标。
以香港为例,一套百平米出头的房子需要小3000万,养一辆车每年需要20万以上,一份好的医疗保险每人一年两三万,私立学校一年几万起,出去吃碗面50以上。其他各种吃喝玩乐的开销都不低,你们可以算算需要多少才能过上舒服日子。
当然你也可以节俭着过日子。申请廉租房,一家人挤大约40多平米,看病就去公立排队,出行公共交通,自己买菜做饭,在打折的时候买衣服之类的。每年港府还会按照人头发钱,前几天刚发了一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穷也没啥学历但身强体壮,那就去工地当建筑工人,日薪2000多不是梦。
前者有钱人模式,后者穷人模式,心态好都可以美滋滋。
全世界大部分发达地区都是这个模式。有钱人花钱买自由,穷人躺平等福利,或者愿意干重体力活也能养家。
中产过去就贼鸡儿尴尬,因为大部分人不可能找到对应的工作,也不可能有什么人脉网络。升级不可能,降级不甘心,所以过去是不可能过去的。
说句难听的话,在杭州你们家备叔小时候也算别人家的娃,现在偶尔狗屎运也可以算别人家的老公,出门在外别人也尊称一声教授,去了那边那就只能算是颗连工作都不知道能否找到的葱。
但作为旅游我还是很喜欢香港这个地方,但我的点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
举例来说,昨天哥们开车的时候路过九龙城一带,那边有很多楼的样子和名字都很奇怪,一问都是原来的工厂改造。
一直到80年代初,香港走的都还是制造业路线,刘銮雄也是靠造电风扇起家,所以那块都还是厂房。
但随着回归确立,越来越多的中外资源集中在这里,才慢慢发展成了金融中心。
所以老一代港人做实业的很多,但新一代慢慢都转为金融、地产和旅游,社会结构和形态随之改变。这些书里都有讲,但不如实地看一眼来得简单明了。
这些和赚钱有关么?
没啥直接关系,但有很大的间接关系。若你不见天地,如何能判断周期?
……
1、传疫苗管理方式会发生变化,一批自费疫苗要变成免费,医药股遂扑街。这事大概率是假的,但当前市场特点就是假的当真的砸,牛市正好反过来,假的也当真的涨。
2、昨晚英伟达涨8%,特斯拉涨7%,特斯拉还能找到个利好,新一代model 3据说优化后会降价到20万左右。英伟达也没啥特殊利好,无奈这货是全球资本的心头好,怎么都会涨。牛市就是好,实名羡慕。
3、华润电力中报,上半年利润66亿,火电扭亏每度电赚1分钱左右,预计全年利润130亿左右,6pe左右。这么好的公司市场天天砸,我反正是硬钢。
写到这里的时候,汇率跳涨,各大指数也一起狂v。
反正7.3左右有神秘力量,和我们韭菜在一起。
涨一天不说明啥,但至少我们抱头苦熬两个礼拜以后,终于也反击回去一拳。
就这了,一拳能让我爽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