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club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7|回复: 0

很可能是考题(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9:50| 字数 7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便的话,可分享给你的,准备考公、考研、高考的朋友。今天话题,也可能是考题。说明:我不懂这些考试,仅为个人估计,供参考




前情提要:
写过《很可能是考题》,
推荐话题、文章,后来巧合。
详见《猜中考题》。


回到现在:‍‍‍
巴以冲突,怎么看?怎么办?
我功力有限,不能解释清。
推荐一篇文:《认清世界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
从根上说,都是安全问题。
安全困境,药方何在?
中国方案:新安全观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






(1)
两件大事:发展安全‍‍‍
个人如此,机构如此。
中国如此,世界如此。



(2)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有发展。
如“一带一路”(平台)
如“全球发展倡议”(理念)等。

有安全。
如“沙伊和解”(实践),
如“新安全观”“全球安全倡议”(理念)等。

普京说:
巴以新冲突反映出美国中东政策“失败”

世界说:
沙伊和解是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



(3)
新安全观:内涵是啥,如何认识?
《认清世界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让你一文读懂。‍‍‍‍



(4)
先看标题。

认清世界安全问题根本所在
显而易见,此文富有雄心

是篇思想评论,而非事件评论。
它能穿越时光,而有长久价值。

认清根本,才能看透问题。‍‍‍‍‍‍‍‍
抓住根本,才能解决问题。



(5)
再看结构。
一共7部分:‍‍‍‍‍‍‍‍‍‍

第一部分:
提出问题,引出新安全观。

第二到五部分:分别阐释
共同安全
综合安全
合作安全
可持续安全

第六部分:
举反例。导致不安全的因素。

第七部分:收尾。‍‍‍‍

非常清晰。



(6)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引出新安全观。‍‍

首先,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俄乌冲突,是世界安全问题的集中反映。”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锁死潘多拉的盒子
需要认清世界安全这一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所在。”

那么,怎么认清?
文章引述领导人10年前出访时的讲话:
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
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
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
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这一思想,不断丰富完善。‍‍‍‍‍
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
2017年日内瓦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
2020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
2022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应运而生,被反复提及。‍‍‍‍‍‍‍

本部分结尾指出:
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
各国必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请留意“必须”二字。何意?

舍此别无他途
——文章笃定判断。‍‍‍‍‍‍‍‍‍‍‍‍‍‍‍‍‍‍‍‍‍‍
‍‍‍‍‍‍‍‍

‍‍



(7)
第二到五部分:
分别阐释
共同安全
综合安全
合作安全
可持续安全
这4部分开头,
分别对概念进行阐释。‍‍‍‍‍‍‍

共同安全,
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
综合安全,
就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非传统领域安全。
合作安全,
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地区和全球安全。
可持续安全,
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8)‍‍
以第二部分“共同安全”为例。‍‍‍‍‍‍‍‍‍‍‍‍‍‍‍‍

阐释“共同安全”概念后,
文章马上分析:
它“不同于历史上一个国家联盟
抗衡另一个国家联盟的安全模式”,
而是谋求推动所有国家共同合作,
建立能够确保所有国家安全的国际安全体制”。

然后展开讲述,
安全应该是普遍的
不能一部分国家安全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
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

安全应该是平等的
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
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义务与责任,
任何国家都不应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
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

安全应该是包容的,
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
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文章马上谈到中东问题。
其他提到,“数十年来,
一些域外大国干预中东事务,
给中东地区和中东人民造成了一次又一次伤害。

中国则是,先后提出关于
实现中东安全稳定五点倡议、
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四点主张、
落实巴以两国方案三点思路
推动对话解决热点问题、
实现地区安全和共同安全”。

文章引用领导人观点,
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当事方、周边国家、地区组织意愿和作用,
而非从外部强加解决方案,
要为对话保持最大耐心,
留出最大空间。

这些话,现在看,针对性更强。
文章还提到朝鲜半岛问题。

文章做出判断:
本国安全他国不安全
不是共同安全的选项;
自己安全也要保证其他国家安全,
才是共同安全的要旨。
非常深刻。

最后,给出思考。
“历史和现实启迪世界:
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
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



(9)
第三、四、五部分,‍‍‍
结构与第二部分类似。
不展开讲。‍‍‍‍‍‍‍‍‍‍‍



(10)‍‍‍‍‍‍‍‍‍
第六部分:举反例。导致不安全的因素。‍‍‍‍

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相对,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一些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严重威胁着全球安全。

文章对陈旧思维、行为模式,
挨个分析:‍‍‍‍‍‍‍‍‍‍‍‍‍‍‍‍‍‍
冷战思维不能带来安全。
阵营对抗不能带来安全。
强权政治不能带来安全。
以邻为壑不能带来安全。



(11)
第七部分:收尾。
开头好,中间好,结尾好。‍‍‍‍‍‍‍‍

这部分,谈到目的所在:‍‍‍‍‍‍‍‍‍‍‍‍
“认清世界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就是为了共同为人类奋斗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认清根本,是为人类未来:
人类的未来,应当持久和平
人类的未来,应当普遍安全
人类的未来,应当共同繁荣
人类的未来,应当开放包容
人类的未来,应当清洁美丽

我们应当何为?
让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让我们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12)
就写到这。‍‍‍‍‍‍‍‍
建议:
通读全文。
有点长,
很值得。



——原文——

认清世界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当前,乌克兰危机牵动全球目光,世界充满忧虑。

俄乌冲突,是世界安全问题的集中反映。冷战结束后、新世纪以来,大国关系深度调整,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要锁死“潘多拉的盒子”,需要认清世界安全这一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所在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强权政治、以邻为壑等陈旧观念,早已背离时代潮流,不仅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反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伤。

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人类愿景,呼唤能够把握历史规律和世界潮流的思想引领。

“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清晰阐述了对世界安全问题的深刻洞见。

吾道一以贯之,思想与时俱进。9年多来,从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到2017年日内瓦“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从2020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到2022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习近平以大党大国领袖的卓越智慧、世界级领导人的深邃思考,洞察国际风云变幻、探求人类进步前途,不断丰富和发展世界安全问题的求解之道,鲜明地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中国始终主张尊重各国安全与发展诉求,坚持通过经济交往、政治谈判和文明交流等和平方式实现共同安全,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全球安全和经济治理提供新动能,在气候、反恐、核安全、外空、极地等领域不断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理念、中国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广泛认同。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消弭“和平赤字”、破解“安全困境”提供了根本的理念指引。战火阴云笼罩之际,更凸显新安全观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最近以来,习近平主席同俄、法、德、美、欧盟等各方领导人通话或会见,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任何情况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客观公正的中国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劝和促谈的中国行动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肯定。

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各国必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舍此别无他途。


(二)

共同安全,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共同安全,不同于历史上一个国家联盟抗衡另一个国家联盟的安全模式,而是谋求推动所有国家共同合作,建立能够确保所有国家安全的国际安全体制。因为放眼世界,各国早已休戚相关、命运相连。“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胸怀共同未来,方得共同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义务与责任,任何国家都不应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安全应该是包容的,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就是推动共同安全的有力实践。数十年来,一些域外大国干预中东事务,给中东地区和中东人民造成了一次又一次伤害。中国作为中东国家的战略伙伴,从未在中东谋取地缘利益,而是始终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当事方、周边国家、地区组织意愿和作用,而非从外部强加解决方案,要为对话保持最大耐心,留出最大空间。”过去一年多来,中方先后提出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五点倡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四点主张、落实巴以“两国方案”三点思路,推动对话解决热点问题、实现地区安全和共同安全。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主张也体现着共同安全的精神。长期以来,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强调维持半岛和平稳定,应按“双轨并进”思路,均衡解决各方合理关切。而美国一直把半岛问题当作地缘战略的筹码,朝鲜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长期得不到消除,朝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中方始终主张并呼吁美国采取实际举措解决朝鲜的合理安全关切,在美朝间建立起基本互信。

本国安全而他国不安全,不是共同安全的选项;自己安全也要保证其他国家安全,才是共同安全的要旨。在一个彼此联系的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安全问题总是双向的、联动的。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动荡中收获稳定。

历史和现实启迪世界: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只要怀有真诚愿望,秉持足够善意,展现政治智慧,再大的冲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坚冰都能打破。


(三)

综合安全,就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现实世界中,国家间的政治军事对抗,往往会引发贸易战、货币战、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跨境发生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也可能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我们要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理念……任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核能发展,都难以持续,都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应该坚持维护和平安全,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习近平主席的深邃思考,为世界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指明了方向。

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推动下,各成员国共护安全稳定,率先提出打击“三股势力”,坚决遏制毒品走私、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蔓延势头,联合举办反恐演习和边防行动,积极倡导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构筑起守护地区和平安宁的铜墙铁壁。上合组织的成功实践证明,“上海精神”是超越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的先进理念,也将引领上合组织在阿富汗问题、中亚地区和平以及全球安全稳定上贡献更多“上合力量”。

在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主张始终鲜明而且坚定——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应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应当成为全球治理的方向。唯有如此,全球治理体系才能符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中国的安全观,在国际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积极呼应。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说,全球面临社会不公、气候变化、疫苗鸿沟、数据安全等诸多传统和非传统挑战,都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予以应对。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加强国际合作、政策协调和全球治理,为全人类建设一个共享、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让他深受鼓舞。

历史和现实启迪世界:世界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只有通盘考虑地区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最大程度消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破解国际安全治理困境。


(四)

合作安全,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地区和全球安全。

“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对话合作是通往安全的必由之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各国应坚持平等协商,完善危机沟通机制,加强区域安全合作,推动分歧妥善解决。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以多种方式,反复强调合作安全的重要性。在2013年10月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我国同周边国家毗邻而居,开展安全合作是共同需要。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他指出,亚洲国家要加强同其他地区国家和有关组织合作,欢迎各方为亚洲发展和安全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里,他表示,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

合作路径清晰可见。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从低敏感领域入手,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中国愿同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努力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推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摒弃主从之分和阵营之别,反对任何大国主宰国际和地区事务。从周边合作看,中国致力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地区合作看,中非合作、中国—中东合作、中拉合作等都取得丰硕成果。

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中国积极引领国际合作方向。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多次出席国际会议,与数十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见或通电话,商讨抗疫大计,传递中国愿同国际社会同舟共济的真诚意愿,倡导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持协商谈判和平解决有关争议。中国同当事国管控矛盾分歧,坚持友好协商,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海上问题基本和长久解决办法,同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历史和现实启迪世界:以对话协商方式凝聚共识,以互谅互让的精神处理分歧,以合作共赢的态度促进共同发展,以面向未来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是国家和睦相处、化解矛盾分歧、实现地区和平稳定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五)

可持续安全,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安全十分难得,持久安全更是殊为宝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才是获得可持续安全的治本之道。

对发展和安全并重,对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习近平主席有着透彻洞见、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始终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

安全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辩证法。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没有安全,发展无从谈起。发展是安全的基础。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

发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实现世界均衡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批国家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看,南北关系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世界和平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近年来,中国不断为全球经济治理和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动力,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为推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议。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国际上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它的设立,加快促进本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为亚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它同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相互补充、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

全球发展倡议是继“一带一路”之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是对全球发展合作的“再动员”。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在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领域合作,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这一倡议高度契合各方需要,迅速得到联合国以及一百多个国家的响应支持。

历史和现实启迪世界:地球村应该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六)

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相对,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一些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严重威胁着全球安全。

治病须治本,纠错要纠根。不解决根子上的问题,世界各地的合理安全关切就得不到根本解决。

冷战思维不能带来安全。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然而,个别大国始终固守“对手思维”,只相信对抗与斗争;追求绝对安全,无视他国政治安全关切;在全球制造假想敌、寻找新对手,以谋取私利之心,填补所谓权力真空……这些举动,让问题缠身的世界雪上加霜,让早已结束的冷战不断“还魂”。历史教训不能忘记。“新冷战”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也违背世界人民的愿望,世界必须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

阵营对抗不能带来安全。

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北约长期秉持旧的安全观念,持续扩张,大搞阵营对抗,造成俄乌冲突等乱局。多年来,美国调动有关国家搞“小院高墙”“平行体系”“小圈子”“小集团”,强化“五眼联盟”,兜售“四边机制”,拼凑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近年来,美国加紧推行的“印太战略”,更是堪称“亚洲小北约”,新的对抗戏码不断上演。去年美国以意识形态划线,打着“民主”旗号办所谓“民主峰会”,将近一半国家排除在外,在世界上公然制造分裂,大肆践踏全球民主。美国拉帮结派的种种行径,搅得世界不得安宁!

强权政治不能带来安全。

强权政治是人类发展进步道路上共同的敌人。从长臂管辖到单边制裁,从动辄使用武力到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这股逆流损害的是各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它使中小国家只能沦为大国博弈的工具甚至牺牲品,使很多本应合作发展的热土变成大国博弈的棋局。不妨提醒某些国家,霸道霸凌、穷兵黩武只能带来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仗着国力强大就当“霸道总裁”,世界各国和人民不接受,也注定不会任其得逞。

以邻为壑不能带来安全。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对各国来说都一样,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只能相处。历史一次次证明,与邻为善至关重要。长期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往往“一个巴掌拍不响”,各方不顾对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只图自身利益,把困难与危险转嫁他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囚徒困境。更有一些国家在相邻国家间挑起矛盾甚至冲突,为本应降温的局势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将复杂问题推向深渊。对任何国家来说,以邻为壑都是歧途逆流,更是本国安全不能承受之重。

殷鉴不远,前车可鉴!分裂对抗与和平发展的时代大势背道而驰,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


(七)

认清世界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为了共同为人类奋斗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成为激荡世界的时代强音,引发共振和鸣,汇聚变革力量。

人类的未来,应当持久和平。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我们要完善机制和手段,有效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

人类的未来,应当普遍安全。“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人类的未来,应当共同繁荣。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

人类的未来,应当开放包容。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人类的未来,应当清洁美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让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让我们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4374.jpg
狐狸club温馨提醒
本文采集自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搜索

网站状态|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club·befox·net

GMT+8, 2024-11-24 23:02 , Processed in 0.08789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