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杭州有个新闻不知道你们关注了没有,说是杭州要举办一场千人相亲大会,结果现场来了几百个女生,而男生一个都没来,场面十分尴尬,也让人感觉十分离谱。 
为啥一个男的都没去?我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一点是举办方做的不合理,我查了一下,这场活动是男A女免,就是所有费用由到场的男士们均摊,女士们不用出钱。咋说呢,这个思路跟迪厅是一样的。但你想想,去相亲的,能跟去迪厅一样么?现在好多相亲活动都是反过来了,男免女A,因为不这样,都没有男的愿意来。 现在网上都把年轻人不结婚的关注重点放到了女性身上,其实比女性不想结婚更可怕的是男性也不想结婚了。网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短视频,一个搬砖模样的男人,面前是10块钱成本的饭菜和一瓶啤酒,对着镜头说,只要我不结婚,一天我都花不了20块钱。 以前的传统社会,结婚的受益方往往是男性,比如孩子跟男的姓,女的要生娃带娃做家务,但传统观念也会PUA男性,灌输男的作为一家之主要无怨无悔的付出养活全家。但在现代社会下,情况变了,现在年轻人不一定愿意生孩子,孩子也不一定跟男的姓,愿意做饭做家务的女孩更少了,所以好多男性也开始反思,他们开始精打细算,好多男性并不觉得结婚是占了女方多大的便宜,甚至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不想结婚了。 昨天我知道了一个新名词,是一个90后男粉丝告诉我的,叫“GPA婚检”。他说现在如果是相亲认识的,那对对方过往的历史完全不了解,那么可以接受对方要彩礼,但对方不但要付出对等的嫁妆,绝不扶贫,而且还要做“GPA婚检”,这东西我都不知道是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是查女方之前怀孕史的东西。 你看,当男的也开始强调男女平等的时候,这不就很尴尬了吗? 另外,你发现没有,现在资本也不PUA男性给女性买东西了,连消费品牌的广告都不走消费主义路线了,如果现在广告还在说“爱她,就送她XXXX”,评论区肯定都是男的在吐槽。 比如汽车品牌的广告,主要受众就是男性,以前的广告还是“开上XXX,轻松追上她”,现在改成“那天要接的不是她,而是要接回当初年少自卑的自己”、“那一天,我慷慨的宴请了当年的自己”,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自我实现,买车泡妞?那已经过时了。 现在的男生,已经不追女生了。一开始双方都觉得OK那就继续了解一下,对方觉得不OK那就直接下一个,问题是现在好多女生还等着男生追自己,如果不赶紧扭转思路,那就真的要孤注生了,即便真的有追你的男生,估计条件太差你也看不上。 现在很多女孩有个观念上的“双标”,她们既想保有女性的红利,比如lady first等各种各样的特权,同时又想独立自主,这就像很多年轻人既啃老买房又不想听父母的话。但实际不可能有这种好事,用广东话来说这叫针无两头利。既要、又要的结果,最终肯定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总结一下,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那么傻、那么传统了,现在大家都精明的很,谁都不想吃亏,谁都想让对方多付出情绪价值,那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更关注自己,更不愿意将就。所以大家都做好一辈子单身的准备吧,其实只要你准备好一辈子不结婚,不管男女,我觉得也没毛病,千万别到了大龄又后悔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