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karashisoell
最近有本理财书刚刚出版、热气腾腾。
似乎挺畅销。
作者是美国理财大V摩根·豪泽尔,我之前聊过他另一本书《金钱心理学》。点击重温
他的新书叫《一如既往》。
出版方恰好找我给书写推荐语,所以我已经看过。
里面有些我挺认同的观念,所以给大伙儿分享一下~
二
豪泽尔的写作风格就挺大白话~
他擅长一边讲故事,一边就把理财观念潜移默化的科普了。
让人看得挺舒服顺利,又有收获。
《一如既往》这本书也一样,开头作者就扔了一个重磅故事——
他“差一点就死在十几岁”。
当年他和两个朋友去滑雪,偷偷跑到雪场禁区里,玩得很开心。
后来朋友们提议再滑一次。
作者说——
“我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想去了”
所以他留在了住宿地,而两个朋友就去禁区滑雪了。
结果——
当天发生了大雪崩,两个朋友埋在了2米深的雪里。
永远离开了人世。
幸存的作者仔细思考了下,为啥当时自己没有跟着去滑雪?如果去了的话,他肯定也早早离世了。
他想不出理由。
因为他既没深思熟虑、也没权衡利弊,更没考虑风险啥的。
就是不经意间,决定了不去。
“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二
这就引出作者的观点——
我们的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偶然和意外的。
所以,不要试图“预测未来”。
因为它压根没法预测。
更应该关注一些长期不变的规律。
比如说人性的各种弱点,是几千年来一直不变的;
人总会做一些疯狂的决定和奇怪的行为。
根本无法用理性去预测和计算。
“稳定本身就是不稳定的”
繁华顷刻成灰,股灾眨眼就来。
比起预测未来——
多研究点“亘古不变的人性”;多了解点“历史上避无可避的重大事件”。
更靠谱些。
说起来,我之所以停止投资主动基金。也是因为认识到,我根本猜不透主动基金经理在想啥。
他们会不会离职,他们会不会失恋,会不会抑郁?
从而影响发挥水平?
既然不稳定,我就回避吧~
三
作者说:
风险是一定会发生。
因为人性有弱点。
谁也无法准确预测,谁也无法做好万全准备。
与其追求100%精准的应对,不如追求一些模糊的正确。把握大方向,并且多留一些「容错空间」。
像”加州人预防地震”那样应对风险。
怎么做呢?
整个加州是建在一个巨大的地震带上,未来大概率会发生大地震。
但不知会在何时何地,破坏多大。
所以当地的建筑在设计时,要求至少能应对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当地的紧急救援队也是随时待命。
对应到个人理财,就是像我昨天说的——
1)一定要打好财务上的「余量」。
“当你对存款有疑虑,觉得是不是存得有点儿多了时,其实正合适”
“不管你认为你能扛多少债务,实际你能扛的,都要更少一些”
2)乐观地梦想、悲观地计划
像炒股,谁也不知道明天涨多少。
但能确定的是——
市场肯定会过度悲观,又或者过度乐观。
比所有人预测的还疯。
像赛道股火的时候,已经很贵了还能再翻好几倍;像去年10月时,指数已经跌到冰点了,还在继续跌。
咱们能做好的就是做一个平衡:
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并且为极端情况做好计划。
比如牛市也要持有一定现金、别all in;
比如少加杠杆,多多储蓄;
作者举了一个新鲜的例子——
比尔·盖茨在创业时特别有信心,坚信自己是天才,创业肯定成功。
但是即使信心爆棚,他也坚持了一个习惯:
“从创立微软那天起,他就坚持在银行里留一笔现金,保证公司在没有营业收入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运转12个月,保证给员工发工资”
作者总结说:
只有足够悲观,才能生存下来。有机会成为一个长期的乐观主义者。
先保证自己不被赶下牌桌,才有机会长久赢钱。
我前天写重疾险,有读者说:“要是得了重病,就直接去跳楼”。
我说:“重病就是人生至暗时刻,如果你撑过去了,后面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光明。”
重疾险就是至暗时刻的兜底工具。
3)懂得见好就收。
相信复利的力量。
最好的理财策略,从来不是追求巨大的回报。
而是“还不错”的收益+较小的回撤。
财务上“坚不可摧”,假以时日就有丰厚的利润了。
作者举个例子说:
哪怕一年只赚1.4%,50年也能翻倍了。
如果一年能稳赚15%,50年之后能翻900多倍!
所以不妨更慢一点、更稳一点、更松弛一点。
坚持长期主义。
...
当然,长期主义不是说光有耐心就行了。
而是要用长期主义的心态,去解决短期不断的麻烦。
路要一步一步走。
麻烦一个也躲不开,要小心谨慎有定力。也要灵活变通,及时调整和改正错误。
保持大方向“虽模糊但正确”
haha,老韭菜都知道,杀人容易抛尸难...不是,买入容易止盈难呐。
至于止损,就更需勘破心魔了。
投资不易呀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不过刚上市,微信读书里没有。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京东上买一本看看——
一如既往
PS.
有一个消息值得关注。
权威媒体报道——明天会有高级别的房地产相关会议。
或许,会涉及国家队下场收购楼盘;限购政策的优化...等等举措。
目前没法确定具体内容。
最近房地产股票已经接连异动。
明天不妨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