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gathe Singer
中介每个月初,给我发小区的成交价。今天得空看了眼,“笋盘”明显变多了。
比如我看的一个小区——
以前隔三五月才能见到一个笋盘,现在每个月都有笋盘。
它们的成交价,比正常成交价能便宜个5%不止。
估计是业主着急出售,给了明显的折扣了。这意味着至少三四十万的差价,足以让业主心疼了。
我看中介群里有业主询问中介,自己挂牌2个多月了,难道只有大降价才能快点卖么?
中介回了个讪讪的表情,说:
现在本区域的挂牌,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成交的话,可能普遍要等半年以上的时间了。
“也不止是本区,也不止是北京,很多城市的挂牌量都很高。”
。。。
正好今天央行也披露了贷款数据。
10月居民的中长期新增贷款是332亿。对比下,去年同期这个数是4221亿。
这个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从4221亿降到332亿,已经不能用腰斩形容了。
所以,现在妥妥的卖盘>买盘。买的人少,挂牌的人多。
当然。
往好了想,对买房人是件好事。因为有更大的几率,可以选到心仪的房子。
二
有一个事情,风声变得越来越大:房产税扩围。
这个应该也会提前引发一些挂牌行为。
看了一些资料,有一种共识在慢慢形成——
未来租金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会变得至关重要。
大家如果是带有强烈的保值升值目的,可以适当评估自己的房子,它是否好出租?租金是否有成长性?
以前经济高速发展时,货币放水多,房价的上涨更像货币现象。
经济速度慢下来,房子回归商品属性。
房价上涨变缓,甚至不涨后——
面对房产税,大家就会心里有本账:
这个房子的租金,覆盖掉税收+贷款利息后,自己还能剩多少。
如果本身它没法带来现金流,那它的保值性也会大受影响。
所以一些小城市的房子,或者老破小(没有学区等特殊功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利因素。
。。。
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买收息股。
如果这只股票,每年能稳定分红给我们,它的价格就有支撑。
但如果光有价格泡沫,始终没法带来现金回报,那泡沫总有破的一天。
三
补充一个事。
有很多人在买的一类理财产品,会发生些变化——
银行的活期理财。
它们风险等级很低,可以快速取现,很适合拿来放随时要用的钱。
但它们,要被打残了。
今天接到微众银行的电话,客服小姐姐很礼貌地告诉我,她家的活期+每天快速赎回功能,很快要限额1万了。
“大概在12月底。”
活期+原本赎回可以秒到账的,几百万也不例外。
12月底以后不行了...
哎。
不止微众。
很多银行的活期理财,赎回早就T+1了——取现得等一个交易日。
这是跟着政策走:
目前市面上高息的,可快速大笔取现的银行活期理财,过完12月,都得调整完毕。
1万之内的话,仍可当天赎回;
但超过1万,就要晚一两天才能到账了。
对于手头经常有大笔闲钱进进出出,随时要用现金的人,原本“赎回随时到账”的功能挺刚需。
比如生意人;
比如经常把钱搬来搬去的理财达人;
比如你凑齐了买房款,但不确定具体哪天付款。
那可以先放里面吃利息,赚个几百块利息钱。等要用那天,再随时变现。
现在真的尴尬了。
我想了想,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自己做好资金筹划了。
留点富余时间。
当然,数目不太大的话,可以找三四个这样的活期理财同时存放。
但数目比较大,又随时有急需的话——就只能是改放活期存款里头了。
或者。
如果你有门路,能买到那些“低调的”高息活期存款,那这个调整对你影响也不大。
只是,这种门路也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