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钟南山有个讲座流传较广,对一些群众关切的问题有了一个回应,我简摘一下要点给大家看,以后以权威为准,就不要各自瞎琢磨了。
1、感染一次奥密克戎等于打一次疫苗,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
这也是我昨晚建议疫苗股后续回避的逻辑,按照目前的进度全国会在春节之前就迎来最大范围的第一波冲击,之后起码在中短期内对种植疫苗的需求就会大幅下降,窗口期很短了。
2、感染奥密克戎不可怕,但要慎防短期内大规模感染,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过大,除了冲击社会秩序还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毒株出现。
这几句话我的理解就是不能彻底躺平,大家有序的错峰感染,至于大规模感染在客观上其实没法避免,已经在进行中了。
3、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这个就是劝大家不要有主动得病的心态,但关于这个结论本身,我没看到钟院士给出具体的证据,也许只是一个善意的规劝。
4、“北强南弱”毒株不存在区别。北京流行BF7,广州BA5.2,本质上没区别。之所以北京患者症状更明显,可能和气温有关,和病毒逃逸有关。
这事我之前也有类似的怀疑,即北方寒冷的环境更有利于病毒延长室外生存时间,活力更强,现在专家也这么说我就信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从北京跑回浙江看来挺明智。
就这些
……
昨晚美联储进行了新一轮的加息,不出意料0.5%落地,比之前几次的0.75%还是放缓了。但由于此前二级市场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情绪铺垫,所以利好出来后只是稍微抖了一下就往下跌了,利好兑现小砸一波也正常
另外鲍威尔在态度上表现了对后续货币政策谨慎,说了几句带点鹰味的话,比如通胀下降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在CPI下降至2%之前美联储不会考虑降息。
目前最新的预期认为2023年6月的峰值可能是5.5%,也就是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涨1%。降息最快会在2023年底发生,至于降息的幅度,目标是到2024年底降到4.1%,2025年底降到3.1%,之后降至2.5%并长期保持,比我之前想的要更强硬,还是低估了美联储鹰派的决心。
不过这些中远期预期并不稳固,美联储会随着经济数据的变化随时调整,所以也别太当回事。
我们关注美国的货币周期,不但会直接影响未来境外资本对A股的投资,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总结它们的历史教训,也许就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国没有进行封控抗疫,结果在第一波冲击下经济受创严重,美联储开启了暴力货币放水来对冲,你们有没有觉得和眼下我们的情况有些类似吗。我们只是嘴上没说,但各方面的刺激政策已经频繁出击了,全力拯救房地产只是起个头,面对国内1.6%的CPI的通缩苗头,我用小腿想都知道后续一定会全力刺激内需消费。
只要疫情第一波过去,你们看吧,明年的主线就是全力刺激各行各业的消费,不单单是旅游、白酒,是所有消费板块都会覆盖,所以如果现在想埋伏的话,消费算是2023年的明牌。
美国当时放水了将近2年才进入紧缩周期,我们再怎么克制起码也会宽松1年以上,已经够时间走一波小行情了。
……
1、中芯国际回应半导体万亿补贴,称没有收到具体的文件通知。这种回应也不能彻底否定,有可能流程还没走到它们那里,半导体行业中央加大投放,起码在逻辑上是靠得住的。
2、高盛:2023年大宗商品可能是表现最佳的资产,这里面主要因素还是美元转为宽松周期,美元指数下降会刺激大宗商品的表现。
3、统计局数据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863亿,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9.2%。另外消费统计上,11月份社会零售总额38615亿,同比下降5.9%。除汽车意外的零售下降6.1%。
之前说进出口数据的时候为了避免负面解读,你们去搜媒体报的都是1-11月同比增长,几乎很少单独说11月份的数据,其实进出口都掉了8%,这些都是危险信号,说明我们因为防疫导致的经济代价正在越来越大。
打个比喻的话,清零就是付利息,开放就是还债。前几年利息低,我们就一直付息不还本。奥密克戎来了以后利率暴涨,付息压力倍增,这个时候终究还是要还本金了。毕竟像19年前非典那种付半年利息,本金不用还的好事,这次不会再有了。
4、明天是期指12月份合约的交割日,记得中午之前调仓。现在IF竟然全系列都升水,滚仓滚的我肉疼,也许玩了几年的滚期指策略也快玩到头,A股最后一个性价比窗口也要关闭了。
5、马斯克再度出手特斯拉股份,变现35.8亿元,特斯拉现在预期悲观,从高位400多跌到150,大股东还在卖,电动车板块的预期也要凉一凉了。
就这些吧。我10点钟有点小事,你们先留言,等我过一会就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