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社融总量和结构均超预期改善,新增社融和中长期社融增速继去年4月以来再度转正,确认A股逐渐进入盈利上行周期,同时也确认A股仍处在上行周期的通道中。尽管短期由于各种外部因素造成调整,但我们认为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A股将会回到上行周期。在经济温和复苏和换届年的背景下, 把握新产业趋势和政策主题带来的估值弹性是今年主旋律之一。
【观策·论市】美国银行业风险和2月社融如何综合影响A股?1)硅谷银行倒闭对A股的影响体现在:第一,该事件引发市场对金融风险的担忧,短期悲观情绪的蔓延将压制市场风险偏好,不过目前流动性风险指标处于历史低位,未出现整体的流动性压力,挤兑风险可能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第二,如果挤兑事件出现更广泛的扩散,那么将可能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甚至提前结束加息。第三,硅谷银行倒闭导致其客户因存款被冻结而面临短期的现金流压力,可能加速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浪潮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美股存在进一步调整可能,或对A股形成一定拖累。2)2月社融总量和结构均超市场预期改善,信贷延续1月开门红。其中基建项目施工高峰对中长期融资需求有支撑,且二手房成交在3月上旬延续了改善趋势,这些都表明国内经济处于改善通道中。另外,新增社融和中长期社融增速继去年4月以来再度转正,确认A股逐渐进入盈利上行周期,同时也确认A股仍处在上行周期的通道中。因此,尽管短期由于各种外部因素造成调整,但我们认为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A股将会回到上行周期。
【复盘·内观】本周A股市场指数全部下跌,主要原因在于,1)周内美联储鲍威尔鹰派言论带动全球市场风险偏好走低 ;2)后半周硅谷银行流动性危机事件继续降低风险偏好;3)1-2中国进口数据偏弱,国内需求复苏强度担忧;4)近期A股交易多为偏主题行情,市场博弈和交易行为对波动影响较大。
【中观·景气】2月挖掘机、装载机等销量改善,新能源车产销保持较高增速。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降幅扩大,中国、亚太、美洲地区销量同比降幅扩大,欧洲销量同比增幅收窄,日本销量同比增幅扩大。2月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金额同比降幅扩大,出口金额同比转负。近日台股电子公布2月营收情况,多数IC设计、IC制造、存储器、PCB、面板、LED厂商营收同比下行,部分IC制造、镜头、硅片厂商营收同比维持正增长。2月挖掘机跌幅收窄、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速转正;汽车销量同比改善,新能源车产销保持较高增速。
【资金·众寡】外资净流出融资净流入,ETF净申购。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出106.0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74.5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72.2亿份,较前期下降74.0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出11.9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融资资金净买入银行、电子、非银金融等;信息技术ETF申购较多,军工ETF赎回较多。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下降
【主题·风向】本周产业观察——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关注6G主题投资机会。全域覆盖是6G通信的一大特征,与5G通信相比,6G通信的优势在于更大的范围与更强的网络能力,6G网络的关键指标在5G基础上有10至100倍提升;6G通信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2040年6G有望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GB月均流量。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PE(TTM)为14.1,较上周下行0.4,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32.0%分位数。板块估值多数下跌,其中,美容护理、汽车、轻工制造板块下跌较多,仅通信板块上涨。
观策·论市——美国银行业风险和2月社融如何综合影响A股?
过去几个月,市场在春节演绎疫情缓解消费复苏、经济预期改善,上证50和类消费占优;而春节前开始,风格开始明显转换,中小成长,中证1000相对占优,在业绩真空期、内资开始回归的环境下,偏主题投资,中小风格崛起。近一段时间,市场轮动开始提速,近期市场的开始围绕数字经济和央企改革等主题。
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描述未来两年是上行周期,今年将会呈现“N”型上行趋势,我们2月底发布的三月报告《疾风劲草,先抑后扬》中提到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当前A股继续保持上行趋势。虽然,我们当前市场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将进一步升温,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强势,外资流出有一定压力。同时,中美关系的波动也可能对市场情绪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是,从近期各项经济数据情况来看,中国经济仍在加速恢复中。3月份的经济数据有望在1~2月份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为A股提供关键支撑因素。3月4日开始进入两会时间,两会以及之后的政策预期有更加明确的期待。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两会和政府施政方向的进展,以把握科技自强、安全发展和经济复苏两条政策主线。风格方面,2月中小风格明显占优,进入三月后,由于风险因素和经济复苏预期交织,政策驱动和业绩改善并行,风格将会阶段性回归均衡。但是,今年在新产业趋势挖掘增长前景明确的中小成长标的的主要思路不会发生变化。
海外方面,近期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引发市场对金融风险的担忧,短期悲观情绪的蔓延压制市场风险偏好。不过目前美国流动性风险指标处于历史低位,未出现整体的流动性压力。硅谷银行倒闭导致其客户因存款被冻结而面临短期的现金流压力,可能加速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浪潮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多种因素交织下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摇摆,如果挤兑事件出现更广泛的扩散,可能将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甚至提前结束加息。
国内方面,2月社融总量和结构均超市场预期改善,信贷延续1月开门红,融资需求持续改善。新增社融和中长期社融增速继去年4月以来再度转正,确认A股逐渐进入盈利上行周期,同时也确认A股仍处在上行周期的通道中。因此,尽管最近市场由于各种外部因素造成调整,但我们认为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A股将会回到上行周期。
行业层面仍关注AI+/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带来的信息科技相关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以及医疗保健业绩边际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科创属性较强的TMT+医疗保健是今年值得持续关注的方向。在经济温和复苏和换届年的背景下, 把握新产业趋势和政策主题带来的估值弹性是今年主旋律之一。
⚫ 2月社融如何影响A股?——再度确认上行周期
2月社融总量和结构均改善,且超市场预期。2月新增社融3.16万亿元,前值5.98万亿元,同比多增1.9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信贷1.81万亿元,前值4.9万亿元,同比多增5800亿元。新增社融和中长期社融增速继去年4月以来再度转正,确认A股逐渐进入盈利上行周期,同时也确认A股仍处在上行周期的通道中。尽管最近市场由于各种外部因素造成调整,但是我们认为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A股将会回到上行周期。
从社融结构来看,第一,人民币贷款延续1月的强劲势头,继续高增,2月发放给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为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116亿元。第二,表外融资改善。2月非标融资减少81亿元,同比少减4972亿元。其中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少减415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6亿元,为2020年5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第三,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券发行有所提速,企业债券发行实现去年四季度理财赎回潮之后的修复。具体而言,2月新增政府债券8138亿元,同比多增5416亿元;企业债券新增3644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
从不同部门信贷结构来看,
第一,企业部门融资总量和结构延续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已连续7个月同比多增,表明实体融资需求整体向好。具体来看,企业票据融资减少989亿元,同比变化-4041亿元;企业短贷新增5785亿元,同比多增1674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11万亿元,同比多增6048亿元,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改善。随着经济活力提升,企业融资需求有支撑,基建投资和工业企业投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月百大城市工业企业用地面积同比增速仍在走高,并且从高频数据来看,主流钢铁和建材交易商出现了加速上行的趋势,表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强劲。这些数据均表明,国内经济处于正在恢复的通道,这也是企业部门融资需求能够持续改善的重要支撑。
第二,居民部门新增贷款结束连续15个月的同比少增,转为同比改善,除了春节错位低基数的因素外,地产成交改善对于居民融资需求也发挥了一定带动作用。具体来看,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863亿元,同比变化1322亿元,住房融资需求同比有所改善;居民短贷同比变化4129亿元。从高频数据来看,3月上旬,十三大城市同比成交面积增长31%,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25%。
硅谷银行事件是在美联储超级紧缩政策背景下,银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暴露引发挤兑后出现的风险事件。概括来说,负债端,2020-2021年在美联储超级QE的宽松环境下,硅谷银行吸收大量低息存款,该银行在2020年和2021年的存款增速分别达到65%和86%。资产端,硅谷银行配置了较多的国债和MBS等债券资产,2022年末的现金资产占比7%。2022年美联储开启超级加息周期,成为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暴露的导火索。第一,美联储加息将市场利率提高至高位,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投资出现大面积浮亏。第二,高利率环境下企业融资变得困难,而硅谷银行的客户主要是硅谷创投圈的VC/PE基金以及被投资的企业(科技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现金流一般,随着风投萎缩,创投企业资金逐步消耗,存款减少,负债端不稳定。第三,为了应对储户的取款需求,硅谷银行不得不出售部分债券资产,账面浮亏成为实亏,引发更多客户担忧,出现挤兑。
3月10日,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已经依法接管硅谷银行,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为硅谷银行进行清算管理,这成为2008年9月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
那么硅谷银行事件将如何影响A股市场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传导路径。
第一,硅谷银行事件引发市场对更大范围金融风险的担忧,短期悲观情绪的蔓延将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在美联储本轮快速大幅加息之后,美国银行业所持债券浮亏其实是普遍存在的。根据FDIC估算,2022年四季度,美国银行业持有的持有至到期债券和可供出售债券资产总浮亏达到6200亿美元。在机构无需出售资产的情况下,这些亏损只是账面数字,等到利率下行、债券上涨,浮亏将逐渐收窄填平。但如果为了应对流动性需求而不得不出售资产,浮亏将会变成实际损失。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像硅谷银行这样,短期客户取款需求增加但应对能力不足的银行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美联储缩表以来,美国中小银行的现金资产比例已经下降至历史低位,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下降,未来可能出现挤兑风险的或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小银行,尤其是客户结构相对单一的区域性中小银行。短期来看,这些潜在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的冲击,风险偏好将受到压制。
当然,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科目来看,目前美国金融体系整体流动性仍相对宽松。截止2023年3月1日,美联储负债端准备金账户3.03万亿美元,存量规模仍比较高;隔夜逆回购规模2.13万亿美元,表明整个金融体系资金仍比较宽裕,有大量资金参与到美联储的逆回购,这些都为整个体系的流动性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另外,目前SOFR仍处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以下水平,且FRA-OIS处于历史低位,表明美国市场尚未呈现整体性的流动性压力,未来随着美联储缩表的持续推进,这些指标的变化仍需密切关注。
第二,硅谷银行事件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
过去一周,前有鲍威尔鹰派讲话,后有硅谷银行爆雷,多种因素交织,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反复摇摆。周初鲍威尔在听证会上表示,近期出炉的经济数据超出预期,这意味着联邦基金利率的最终水平“很有可能高于此前预期”,如果所有数据都指向有必要加快紧缩措施,那么美联储将准备加快加息步伐,鹰派预期加剧,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快速逆转至50bp,美债收益率冲高。而随后3月9日晚间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发酵,3月10日硅谷银行被迫停业关闭,短期引发市场对金融风险的担忧,该事件及其暴露的潜在风险可能倒逼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此外,美国2月就业数据显示,尽管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超预期,但美国失业率开始反弹,且时薪增幅不及预期。两因素叠加,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一度重回25bp。不过最新数据显示,市场对3月加息预期目前又重新回到了50bp(68.3%)。
在这一系列事件影响下,美债收益率两天跌幅达到30bp以上,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是主导因素。如前所述,美联储加息无疑是硅谷银行事件的导火索,如果挤兑事件出现更广泛的扩散,那么将可能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甚至提前结束加息,但美联储将如何评估以及是否会作为系统性风险处理,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三,硅谷银行倒闭导致其客户因存款被冻结而面临短期的现金流压力,科技企业可能受到一定冲击。
硅谷银行启动清算管理,客户存款被冻结。2022年末硅谷银行存款规模1731亿美元,对于客户的存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对每个账户提供最高25万美元的承保额,但剩余存款的清偿将有待于硅谷银行资产的清算变现,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这就意味着,那些将大量资金存在硅谷银行的企业和创投基金将面临现金流压力。而硅谷银行的客户中包括了大量的初创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现金流本身就不稳定,存款冻结后的资金周转困难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加剧部分企业裁员压力,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其实在美国科技企业周期下行背景下,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科技企业就逐渐出现了裁员浪潮,硅谷银行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加速这个过程,并对美国的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对应到股票市场上,本轮美联储开启QE后美股快速拔估值,纳斯达克指数最大累计涨幅达到130%以上,标普500指数最大涨幅达到100%以上。2022年以来随着美联储政策紧缩,美股杀估值,不过到目前仍有60%以上的涨幅。近两天受硅谷银行事件影响,美股出现明显调整,随着硅谷银行客户现金流压力显现,可能引发美股尤其科技股的进一步调整,届时将对A股造成一定拖累。
⚫ 总结
硅谷银行倒闭是在美联储超级紧缩政策背景下,银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暴露引发挤兑后出现的风险事件。第一,该事件引发市场对更大范围金融风险的担忧,短期悲观情绪的蔓延将压制市场风险偏好,不过从目前指标来看,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相对充裕,风险指标处于历史低位,未出现整体的流动性压力,挤兑风险可能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第二,美联储快速大幅加息是硅谷银行事件的导火索,如果挤兑事件出现更广泛的扩散,那么将可能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甚至提前结束加息,但美联储将如何评估以及是否会作为系统性风险处理,目前还不得而知。第三,硅谷银行倒闭导致其客户因存款被冻结而面临短期的现金流压力,可能加速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浪潮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2月社融总量和结构均超市场预期改善,信贷延续1月开门红。其中基建项目施工高峰对中长期融资需求有支撑,且二手房成交在3月上旬延续了改善趋势,这些都表明国内经济处于改善通道中。另外,新增社融和中长期社融增速继去年4月以来再度转正,确认A股逐渐进入盈利上行周期,同时也确认A股仍处在上行周期的通道中。
总体来看,尽管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可能对短期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但今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复苏的态势,全球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将会回到上行周期。2023年整体来看,在新产业趋势挖掘增长前景明确的中小成长标的的主要思路不会发生变化,行业层面仍关注AI+/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带来的信息科技相关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以及医疗保健业绩边际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随着社融高增进一步确认经济向好趋势,且经济复苏的领域开始扩散,投资者要进一步寻找有业绩弹性的领域,最好是能够实现量价齐升,进入旺季能够提价的品种。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下跌,主要指数中消费龙头、上证50、大盘价值指数跌幅居前均超过2%,科创50、科技龙头跌幅较小,本周日均成交8340亿元,较上周相比大体持平。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港股110亿港币,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A股106亿人民币。风格方面,可选、金融跌幅较大,TMT、医药生物相对抗跌。
本周A股市场指数全部下跌,主要原因在于,1)周内美联储鲍威尔鹰派言论带动全球市场风险偏好走低 ;2)后半周硅谷银行流动性危机事件继续降低风险偏好;3)1-2中国进口数据偏弱,国内需求复苏强度担忧;4)近期A股交易多为偏主题行情,市场博弈和交易行为对波动影响较大。
从行业上来看,本周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下跌,建材、汽车、非银跌幅居前,环保、通信、电力设备跌幅较小。从涨跌原因来看,本周跌幅居前的行业原因主要为,建材(复苏强度担忧)、汽车(集体降价引发高库存担忧)、非银(市场走弱影响),跌幅较小的行业原因主要为,通信(国企改革、中特估值、AI爆发)、环保(海水提锂主题催化)。
中观·景气——2月挖掘机装载机等销量改善,新能源车产销保持较高增速
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降幅扩大,中国、亚太、美洲地区销量同比降幅扩大,欧洲销量同比增幅收窄,日本销量同比增幅扩大。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数据,1月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为413.3亿美元,同比下行18.5%,较上月份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从细分地区来看,美洲半导体销售额为105.1亿美元,同比下行12.4%,较上月降幅扩大5.8个百分点;欧洲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44.8亿美元,同比增长0.9%,涨幅较上月缩小2.4个百分点;日本半导体销售额为39.2亿美元,同比增长0.7%,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中国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116.6亿美元,同比减少31.6%,降幅较上月扩大5.2个百分点;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224.3亿美元,同比减少26.2%,降幅较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
2月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金额同比降幅扩大,出口金额同比转负。2月集成电路累计出口金额同比下行25.8%,为2017年1月以来首次转负。2月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金额同比下行30.50%,跌幅较前值扩大26.6个百分点。
1月推土机、装载机、叉车、压路机、汽车起重机销量同比下行。1月国内装载机销量为6347台,月同比下行11.10%,由正转负,三个月滚动上行8.84%,涨幅收窄4.53个百分点;叉车销量月同比下行30.10%,跌幅扩大了23.95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下行14.01%,跌幅扩大9个百分点;压路机销量为1142台,同比下行3.14%,跌幅收窄11.76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下行1.45,跌幅扩大0.78个百分点。汽车起重机销量同比下行21.50%,跌幅收窄17.6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下行21.36%,跌幅扩大6.16个百分点。
近日台股电子公布2月营收情况,多数IC设计、IC制造、存储器、PCB、面板、LED厂商营收同比下行,部分IC制造、镜头、硅片厂商营收同比维持正增长。IC设计领域联咏2月份营收当月同比下行34.83 %,降幅较上月收窄6.53个百分点。IC制造领域台积电、联电1月份营收当月同比分别增长11.05 %、-18.64 %,其中台积电增幅缩小5.13个百分点,联电跌幅扩大14.33个百分点;世界营收当月同比下行41.48 %,降幅较上月扩大18.11个百分点;稳懋1月份营收当月同比下降52.08 %,降幅较上月收窄2.59个百分点。存储器厂商南科营收同比跌幅扩大1.74个百分点至-68.50 %,华邦电同比跌幅收窄10.55个百分点至-33.23 %,旺宏营收同比跌幅扩大2.40个百分点至-42.91 %。PCB厂商景硕电子营收同比跌幅收窄9.32个百分点至-27.50 %;被动元件厂商国巨1月份营收当月同比下行7.13 %,镜头厂商大立光营收同比下行2.11 %,玉晶光当月营收同比增长10.29%,亚洲光学营收同比增长9.13 %;面板、LED厂商中,群创、晶电、友达、亿光跌幅收窄。
2月挖掘机跌幅收窄、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速转正。2月挖掘机销量为21450台,环比上行105.4%,同比跌幅为12.40%,较上月跌幅收窄20.7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下降8.8%;2月装载机销量为9260台,环比上行45.90%,同比增速为4.26%,由负转正,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为11.83%
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2万辆和197.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5%和19.8%,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5%。因去年同期及今年1月均为春节月,基数相对较低,叠加2月各地陆续出台汽车促消费及车企降价促销等政策影响下,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呈明显增长。
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1.5万辆和165.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2.8%和12.5%,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0.9%。在乘用车品牌方面,国产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呈不断提升态势。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87.3万量,同比增长37.3%,市场份额为52.8%,上升10.1个百分点。2月,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为30.4万辆,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15.4%,增速超过乘用车整体市场4.5个百分点。在乘用车类型方面,传统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上行。
2月商用车产销均快速增长。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7万辆和32.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1%和79.4%,同比分别增长13.5%和29.1%。分车型产销情况看,2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0.8%和82.6%,同比分别增长11.1%和27.7%;客车产销分别完成3.4万辆和3.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8%和55.3%,同比分别增长37.9%和43.1%。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5.2万辆和5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和55.9%,市场占有率达到26.6%。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融资资金净流入,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下降,ETF净申购。具体来看,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出106.0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74.5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72.2亿份,较前期下降74.0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出11.9亿元。
从ETF净申购来看,ETF净申购,宽指ETF申赎参半,其中创业板(含创业板50)ETF申购较多,沪深300ETF赎回较多;行业ETF申赎参半,其中信息技术ETF申购较多,军工ETF赎回较多。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申购50.0亿份。其中,沪深300、创业板ETF、中证500ETF、上证50ETF和双创50ETF分别净赎回11.3亿份、净申购30.5亿份、净赎回4.0亿份、净赎回6.2亿份、净申购7.4亿份。行业方面,信息技术ETF净申购22.8亿份;消费ETF净赎回4.4亿份;医药ETF净申购19.1亿份;券商ETF净申购7.5亿份;金融地产ETF净赎回5.4亿份;军工ETF净赎回9.2亿份;原材料ETF净赎回0.8亿份;新能源&智能汽车ETF净申购10.8亿份。
本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规模较前期回落,新成立偏股类基金72.2亿份。
本周(3月6日-3月10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06.0亿元,从前期净流入转为净流出。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分别净买入15.3亿元、12.8亿元、5.5亿元;集中卖出银行、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净卖出规模达-30.6亿元、-23.7亿元、-18.2亿元。
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中国中免、中国船舶、五粮液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贵州茅台、比亚迪、招商银行等。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74.5亿元。从行业偏好来看,本周融资资金集中买入银行,净买入额达19.0亿元,其他净买入规模最高的行业主要包括电子、非银金融、煤炭等;净卖出的主要是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等。从个股来看,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包括中国平安、平安银行、中国电信等,净卖出较多的主要包括晶科能源、中天科技、同仁堂等。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下降。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5.8亿元,减持44.7亿元,净减持38.9亿元,净减持规模缩小。其中,净增持规模较高的行业为公用事业、汽车和非银金融;净减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等。本周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为0.9亿元,较前期下降。
主题·风向——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关注6G主题投资机会
本周市场普跌,Wind全A指数周度下跌3.17%,创业板指下跌2.15%,沪深300下跌3.96%。本周涨幅居前的主要为光刻胶、半导体硅片、食药品溯源等相关主题。
(1) 数字经济——深交所拟发布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
3月10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公告,将于3月14日发布“深证XR”“数字文化”“新型显示”等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赋能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深证XR”(代码“970046”)从深市A股中,选取公司业务范畴属于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扩展现实(XR)主题,市值大、流动性好、创新能力强的50只股票构成样本股,良好反映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下扩展现实产业上市公司运行表现。“数字文化”(代码“970047”)从深市A股中,选取业务范畴属于游戏、数字化视听内容、相关终端设备等数字娱乐产业,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构成样本股。指数样本公司汇聚数字娱乐产业多家知名企业,如智能硬件制造龙头歌尔股份、数字化影视制作龙头芒果超媒、游戏龙头三七互娱和数字出版龙头中文在线等。“新型显示”(代码“970048”)从深市A股中,选取业务范畴属于新型显示原材料、新型显示元器件、新型显示产品制造、新型显示产品应用等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市值大、流动性好、创新能力强的50只股票构成样本股。
(2)光伏——硅片价格逆势上涨,隆基绿能称石英坩埚紧缺是主因,TCL已实现N型T-110μm硅片量产
3月3日,隆基绿能官网公示硅片最新价格,单晶硅片P型M10150μm厚度(182/247mm)报价6.5元/片,较此前上涨4%;P型M6150μm厚度(166/223mm)硅片报价5.61元/片,上涨3.89%。对于硅片价格上涨,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石英坩埚的紧缺影响了硅片生产。”
3月6日,TCL中环发布最新单晶硅片价格,其中P型150μm硅片182、210、218.2分别为6.22元/片、8.2元/片、8.85元/片;N型130μm厚度硅片182、210分别为6.39元/片、8.35元/片,均与上期持平。此外,N型140μm硅片报价未公布,新增N型110μm硅片182、210尺寸报价,分别为6.14元/片、8.02元/片。TCL中环还表示,目前已实现N型T-110μm硅片批量生产。
(3)集成电路——中证全指集成电路等4条指数将于3月29日发布
3月7日消息,中证全指集成电路、中证全指软件开发、中证全指数据中心和中证全指通用机械4条指数将于3月29日正式发布。该批指数由上交所指导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分别从集成电路、软件、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机械装备等国家战略相应重点发展领域中,选取对应细分行业内经流动性条件筛选后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4条指数最新一期成份股分别为48、100、22和199只,对各细分行业的市值覆盖度均约98%。最新数据显示,各指数整体呈现出研发投入和营收规模并增的特征。研发投入方面,4条指数成份股公司过去一年研发投入总规模均同比显著提升,增幅分别为25.5%、15.15%、14.08%和18.47%;营业收入方面,各指数成份股公司整体上也体现出较好的成长特征,过去一年营收增速相应为18.95%、5.72%、5.26%和10.43%。
(4)人工智能——微软拟下周四发表类似ChatGPT版本Office
3月8日,微软(MSFT.US)宣布,将于3月16日再开发布会,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将举办“工作的AI未来(Future of Work with AI)”活动,Microsoft 365部门负责人Jared Spataro亦会主持,预计将展示其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如何在Teams、Word和Outlook等Office生产力套件中发挥作用。微软表示,将推出新的生成式CoPilot人工智能体验,允许用户在很少或没有编码的情况下开发应用程序。而在早前,微软已预告将在搜寻网站Bing导入ChatGPT相关技术。
(5) 光伏——美国正放行中国光伏电池板,白宫官员证实货物通关量已增加
3月7日,在休斯顿举行的CERAWeek能源会议期间,美国总统拜登的清洁能源事务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对记者确认,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已经增加。据澎湃新闻去年援引外媒报道称,因美方的所谓禁止强迫劳动的相关法案,自去年6月以来,有超1000批来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在美国港口积压,价值达数亿美元。据业内人士称,这些产品主要由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生产。这几家公司的供应量几乎占美国太阳能电池板供应的三分之一。随着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无理打压,导致美国的太阳能项目建设被迫冻结,这已经对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目标构成了风险。天合光能美国发言人梅丽莎·卡瓦纳(Melissa Cavanagh)已对媒体表示,过去四个月,超过9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已在美国清关。这足以为超过15万户家庭供电。据知情人士透露,另一家中国光伏电池生产商——晶科能源的货物也已经被解除扣留。近日美国海关部门表示 ,截至上个月,已经释放了374批电子产品,占其扣留的1433批电子产品的四分之一以上。
(6)人工智能——微软德国公司拟下周推出GPT-4,多模态成最大看点
3月9日,微软德国CTO Andreas Braun在一场AI活动中表示,GPT-4将于下周发布,并且是多模态,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还包括视频。与此同时,Braun还强调GPT-4能够适用所有的语言,用户可以用德语提问,然后获得意大利语的答案。微软AI技术专家Holger Kenn和Clemens Sieber解读了多模态AI的相关功能。Kenn表示,多模态AI不仅能够将文本转变成图像,还可以转变成音乐和视频。他强调,尤其是在编程领域,Codex和Copilot等AI模型能够更轻松的生成样板代码,让编程更容易。Sieber则介绍了一些多模态AI产业化的潜在案例,例如多模态AI能够将电话呼叫的语音直接记录成文本。据其测算,该功能能够为微软在荷兰的一家大客户每天节省高达500个工作小时。关于AI的可靠性时,Sieber表示,AI并不能够总是给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有必要验证。微软目前正在创建相关指标来解决此问题。不难看出,多模态是微软当前主要的发力点。近一周,微软还发布了多模态AI大模型Kosmos-1,和本次曝光的GPT-4一样,Kosmos-1同样也可以处理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多方面的内容。
(7)集成电路——ASML回应荷兰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并不适用于所有浸入式光刻设备
3月9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发布声明表示,ASML预计必须申请许可证方可出口DUV设备。同时公司还表示“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并不针对所有浸润式光刻系统,先进程度相对较低的浸润式光刻系统已能很好满足成熟制程为主的客户的需求。”荷兰政府在3月8日表示,计划对半导体技术出口实施新的管制。据悉,决定是由荷兰贸易部长Liesje Schreinemacher在致荷兰议会的一封信中宣布的。信中称,这些管制措施将在今天夏天之前开始实施。尽管信中并没有指名道姓地点出ASML和其合作伙伴,但是ASML在最新的声明中指出,这些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侧重于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包括最先进的沉积设备和浸润式光刻系统。
(8)人工智能——微软将ChatGPT技术扩展到Power Platform,不用写代码就能开发应用
3月7日,微软公司宣布将 ChatGPT 背后的技术与其低代码应用平台 Power Platform 捆绑在一起,推出新的生成式 CoPilot 人工智能体验,允许用户在很少或没有编码的情况下开发应用程序。微软表示,Power Platform中的一系列商业智能和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括 Power Virtual Agent 和 AI Builder,都更新了功能:Power Virtual Agent 是企业构建聊天机器人的工具,现在可以连接到公司内部资源以生成每周报告和客户查询的摘要;AI Builder 中添加了生成 AI 功能,让企业可以将工作流程自动化,并推出了基于该技术的新版业务管理平台 Dynamics 365;Dynamics 365 Copilot 是 Microsoft 工具的最新版本,包括许多用于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的应用程序,它集成了 AI 以自动执行某些任务,例如数据收集和分析或创建电子邮件活动等功能。微软还表示,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将在 3 月 16 日主持一场活动,讨论“用人工智能重塑生产力”,并展示其类似 ChatGPT 的人工智能将如何在 Teams、Word 和 Outlook 等 Office 生产力套件中发挥作用。
3月7日,容大感光在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经过公司多年来的技术攻关,公司的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实现了批量销售,其中部分产品已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的销售将会是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的驱动点,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10) 储能——GGII预测2023年储能将迎高速发展期,全球装机量将逼近200GWh
3月7日,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跟踪的中标项目显示,2023年1-2月33个中标项目规模已超5.56GWh。相较去年同期,储能中标规模增长超10倍。GGII数据预测,未来三年,储能领域的复合增速将超过70%。其中2023年储能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全球装机量将逼近200GWh,较2022年翻番不成问题。
(11) 智能驾驶——《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22)》正式发布
3月10日,中汽协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22)》正式发布。该报告对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介绍与分析,并对下一步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中,从技术产业化角度来看,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当前存在五大发展趋势:5G与V2X走向成熟,车路云协同发展;传感器加速升级,硬件预埋成为主流选择;芯片算力飙升,企业纷纷开发高算力平台;部分企业自研自动驾驶系统,谋求软件收益;L4级自动驾驶开启路测,商用车走在前面。
本周产业观察——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关注6G主题投资机会
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2023年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3月1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并介绍说,工信部不断总结5G发展经验,支持产业界组建了IMT2030(6G)工作组,为产业界、研究机构、基础运营商等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技术研发。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 “部长通道”上表示,6G 推进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 6G 的研发。
从网络总体视角看,6G网络总体框架是“三层四面”的分层架构。云网资源层,是6G网络部署依托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主要用于承载网络功能,资源类型包括各种计算(CPU、GPU、FPGA等)、存储、网络、频谱以及各种专用设施。网络功能层,是6G网络应支持的网络功能,提供“连接+”网络服务,可进一步分为控制面、用户面、数据面、智能面。应用使能层,职能是聚合网络服务能力、通用的应用服务组件,通过能力开放、应用使能框架等方式为应用或周边生态提供服务,实现统一的应用使能管理。
6G通信的优势在于更大的范围与更强的网络能力。全域覆盖是6G通信一大特征,不同于5G以地面基站为中心的场景,6G将目光投向天空,建立了以天领地的网络架构,对5G无法触及的80%的陆地与95%的海洋实现首次覆盖。6G通信采用天地一体化架构模式,由天基平台、空基平台和地面/海面终端组成,天基平台的主体是卫星,主要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低轨道卫星,空基平台的主体是无人机和飞行器,是连接空基平台和地基平台的枢纽。6G网络的关键指标在5G基础上有10至100倍提升:峰值速率可达Tbps级、支持Gbps级的用户体验速率、每平方公里千万的连接密度、每小时1000km以上的移动性。
6G通信应用场景更加多元。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极其可靠通信、普惠智能服务、通信感知融合是6G通信五大应用场景。超级无线宽带是移动增强宽带的扩展,提供给用户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稳定性,将满足沉浸式XR、通感互联、全息通信等需求。超大规模连接将在5G基础上拓展全新的能力边界,将应用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制造等场景内的各种设备上。极其可靠通信的典型应用包括机器人协作、无人机群实时交互、全功能自动驾驶与远程医疗手术。普惠智能服务是 6G 的新增典型场景,依托网络对需要进行高效分布式智能学习或推理的智能化服务提供集成化的通信和 AI 算力。它不仅服务于特定应用服务,还将服务于未来整个通信系统,提高网络整体的性能和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是 6G 新增典型场景,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智能工厂等领域。
2040年6G有望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GB月均流量。4G、5G时代,手机是最主要的联网终端,而在万物互联的6G时代,物联网终端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连接数占比超过98%,远高于手机。中国信通院预测2040年面向智能生活和面向工业生产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总体连接规模高达1187亿,其中面向智能生活的终端规模将达到311亿,相比2022年有近百倍增长;面向工业的终端至2040年连接规模将超过876亿,将广泛赋能钢铁、煤炭等传统制造业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IMT-2030(6G) 推进组预测,面向 2030 年商用的 6G 网络中将涌现出智能体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等新业务新服务,预计到 2040 年,6G 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 2022 年增长超过 30 倍,月均流量增长超过130 倍,最终为 6G 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 GB 月均流量”的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截至3月10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下行0.4至14.1,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32.0%分位数。创业板本周下行,PE(TTM)下行1.2至36.3,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4.4%分位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下行0.4至11.1,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30.6%分位数。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PE(TTM)下行0.7至18.0,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1.8%分位数。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板块板块估值多数下跌,其中,美容护理、汽车、轻工制造板块下跌较多,仅通信板块上涨。其中美容护理板块下跌3.0至41.9,处于39.6%历史分位;汽车板块估值下跌2.1至27.5,处于81.6%历史分位;轻工制造估值下跌1.8至25.9,处于39.9%历史分位;通信板块估值上涨0.2至18.8,处于11.3%历史分位。截至3月10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社会服务、国防军工、计算机、美容护理、农林牧渔。
相 关 报 告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指引A股投资?——A股投资策略周报(0305)》
《调整的原因和未来的方向——A股投资策略周报(0219)》
《1月社融数据如何影响A股?——A股投资策略周报(0212)》
《开年反弹后市场新的关注点,机会和担忧——A股投资策略周报(0205)》
《春节持股还是持币,持大还是持小——A股投资策略周报(0115)》
《短中期风格转换期再度降临,如何预判和应对——A股投资策略周报(0108)》
《当前市场两个关键推动因素以及后续风格演变——A股投资策略周报(122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1月经济数据出炉后对A股影响几何————A股投资策略周报(1218)》
《从上证50到中小成长,春节效应为何一再重演——A股投资策略周报(1211)》
《从降准和工业企业盈利看A股后续走势——A股投资策略周报(1127)》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