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就这样,进入每周扯淡时间。
前几天在夜报里聊到了《隐入尘烟》这部电影,刚看了下票房居然已经跑到了日榜首位。排片比仅有9.2%,就超过了后面两部排片比超过20%的电影。
制片方本来也没想着大卖,版权早早就卖给了视频网站,出圈以后才又紧急延长上映时间。截至今天总票房是5700多万,最后有可能上亿。
这虽然是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但并不意味着很便宜。我看了导演的专访,先后开机过四次,也就是在四个不同的时间段里把剧组人员凑一起拍戏。即便除了海清以外没啥高薪演员,但拍摄、美工、音乐、外景、道具、服装、基本工资、差旅、住宿、盒饭这些肯定都是要花钱的。作为一部正儿八经的电影,几千万总要烧出去。
前两次开机是导演自己筹的钱,穷到连飞机票都买不起,坐火车去北京找钱。投资方现在也都没余粮了,但还是有人是冲着情怀给投了。
总之即便票房飚到上亿,估计制片方也赚不到太多钱,但已然是文艺片的奇迹了。
很多人在讨论这部片在表达什么。
反正不管你说什么,不同人都能听出不同的意思来,都能理解到自己关心的那个点上去。
类似于股市里出一个消息,有人理解是利好,另外一批人理解为利好出尽,谁也说服不了谁。
股市优点是钱来说话,谁赚钱谁牛逼。但电影怎么理解这事又没有涨跌停榜显示,只能互打嘴炮。打到一方懒得再说话了,另外一方就可以宣布胜利。
但有一点应该大部分人能感觉到的,就是不要去忽视那些很弱小的人,也不要忘记那种非常贫困的生活。虽然他们很穷很卑微,但也有很丰富的情感,甚至也可能有很大的人格力量。
今天和几个哥们聊天,有两件事颇有感触。
其中一个是农村出来的家里很穷,小时候和母亲路过一个县城。傍晚时分很多人家端了小桌子出来在家门口吃饭,上面是自家的小炒和白米饭,男人们喝点小酒聊天,属于当时县城里的最高级享受。哥们羡慕极了,母亲就说你认真读书以后考上大学,拿了工资以后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这句话一直激励他读完博士,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他说最大的成就就是下一代不用再像他一样从零开始...
另外一个家境还挺好,算是书香门第,一路很顺利都是名校读上来。痛点是英语一直不太好,凑合着应付下考试的哑巴水平。但他发现家里今年开学刚上小学一年级的闺女,已经可以自己去读英语绘本。
他们家也没有刻意让娃在幼儿班就学很多东西,但学过一些英语口语和基本的发音规则,靠这些娃就能摸索着看简单的英语文字。总结下来就是困扰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年的英语交流问题,对下一代来说几乎就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学习的顺序是对的,就是先口语后文字,不像我们始终在逆天而行。
作为70后和80后,大部分人小时候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贫困,也能理解父母辈、祖父母辈那种更加卑微和贫困的生活。
贫困这玩意儿当然是相对而言的,比方说我小时候家里如果吃不上肉算穷,但农村里面可能吃不上饭才算穷。相对于今天很多娃从小就能学英语口语,我们小时候初中才开始学哑巴英语也算是教育上的一种缺乏,但又比当时农村学校里体育老师来教英语富裕多了。
但因为贫穷和卑微,生活就一定没有意义么?
我觉得也不是。比方说家里很穷的那个哥们,家里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十里八乡历史上第一个女大学生。其实之前我也不太理解什么叫做培养一个大学生,因为城里无非是让娃读书,聪明点的自然上大学了。
但在农村里,当时绝大部分女娃最多也就读到初中毕业就去工作了。再读高中、高复、大学,是一笔很沉重的负担,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其他家庭成员做很大的牺牲。所以这就叫做培养...
没有培养出大学生,一样也可以有生活的意义。
共同劳作、互相关心、分享成果、建立家庭(造个房子)、生死与共。
你也不能说只有在一线城市买个几千万豪宅才是有意义的,在农村造个土房子就没有意思。就和股市里一样,巴菲特翻倍,和我翻倍,对当事人来说意义也是差不多的。不能说我钱少就不要玩了,这不是扯淡么?
当一个人过得很好的时候,往往分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为反正什么都有哟。就像在大牛市里面,谁都是股神能赚钱,鬼知道你是靠水平还是运气。但大熊市里水平就体现出来了,还能赚到或者小亏的都是真有水平的。
文艺片里总爱讲一些比较惨的人和事,原因也在于此——人总也要特别惨的时候才会想明白什么最重要。
至于马有铁惨不惨这件事,按照我的价值观,遇到过贵英总比从来没有遇到过好太多。
对于贵英来说,亦复如是。
就好像炒股血赚过十倍后来又亏回去了,和从来没炒过股比较,我也觉得前者更有意义。因为至少你体验过了么...
反正说到底人这辈子也不可能带走些啥,体验过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