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说几句市场。
外资净流入70亿左右,虽然这个数目并不算很大,但的确是最近一个月的高点。
你们一定还记得年前外资每天净流入100多亿甚至200亿,茅系列涨得不要不要。所以基本规律就是,外资使劲流入的时候就涨大白马蓝筹,内资主导的时候就涨各种赛道。
今天也不例外,上午10点半以前大白马蓝筹都很不错,之后外资停止流入,芯片这些才又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
道理也很简单,外资如果想要买AI、芯片这些,美股有的是正宗标,没必要来A股卷,A股真正有吸引力的是美股找不到的那些。
比如白酒、中药、新能源、家电、银行和保险,等等。
白酒和中药是A股独占。
新能源和家电是A股的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银行和保险则是因为比美股估值便宜太多。
当然还有其他各类情况,诸位可以自行归纳总结。总而言之,外资喜欢的是已经建立起明确优势的公司,类似于我们如果去美股也会去买苹果、特斯拉、英伟达、微软、谷歌这些,而不会去碰GME之类在美国群众基础很好的人气票。
全天成交1.1万亿,中位数涨幅0.16%,有那么点点普涨的意思,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总之今天涨一天,周末可以乐三天,性价比甚高。
以下是周末哔哔哔。
我经常上的一个论坛是水木社区,这货最早是清华校内论坛,用户以高学历青年为主,后来当然也慢慢社会化,但总体看用户的收入水平比较高。
说人均年薪百万是段子,但人均三五十万应该比较真实。
但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热门话题,就是不少人在抱怨外卖涨价了。
跟帖说什么的都有,照例是互联网上互相开嘲讽的套路,但的确没人去否认外卖贵了这个事实。
我特意去查了下,又找了些经常点外卖的朋友了解,结论是确贵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平台补贴的减免送餐费的单子少了,二是店家补贴的优惠活动少了。
每一单平均下来可能要贵几块钱。
过去往往外卖比到店吃还便宜,本质看就是补贴。所以如果只是单纯减少补贴,我这也没太多好说的,只能说培养用户习惯的时间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正常的生意时间。
至于是否在乎这几块钱,看用户的敏感程度了。
不在乎的无所谓,在乎的回归自己做饭或者堂食(可以省下送餐费)。
但做饭的痛点是买菜、做饭、洗碗全套下来至少也要花一两个小时,堂食的痛点是用餐高峰期要和人去抢座位,所以最终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慢慢接受外卖补贴减少这个事实。
所以这件事的本质就是服务涨价了,你要别人给你干点啥都需要出更多钱。
要么你就出这个钱,要么你就受累亲力亲为。
前几天我和在米国的哥们聊天,他说养娃很累,我说你一年几十万美刀收入不能请保姆么。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每年收入交联邦税+州税大约35%,交房产税3万美刀,还要买养老金和医保,所以留在手上的只有一半左右。
育儿嫂在那边大概是200-300美刀一天,一个月各种费用加起来需要6000-7000美刀,用一年就要小10万美刀。
所以偶尔忙的时候请一两个月是可以的,但一直用真的用不起,还是要亲力亲为。甚至夫妻两个辞职一个在家带娃都会比请育儿嫂划算,虽然少了一份收入,但也可以少交税。
我知道发达国家服务贵,但一个育儿嫂值这些钱还是有点吃惊。
但后来想想听人说杭州这里好点的育儿嫂也要上万软妹币,我们这里的人均GPD是米国的六分之一左右,育儿嫂价格差不多是那边的五分之一,还真不太好说人家很贵。
从全球来看,商品价格都差不太多,主要差异就在服务价格上。通常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服务价格就越贵。
过去我们这里服务特别便宜,现在已经不便宜了,未来可能也会慢慢向上走。
其实也无甚不合理, 本质看就是育儿嫂、外卖小哥、饭店服务员、汽车修理工这些体力劳动者多赚些,花钱请他们劳动的人多出点。
未来我们这里可能也会有很多看着收入不低的中产为了省钱,自己修汽车、装修房子(不分)、带娃、做饭。
只有真正的高收入群体,才用得起人工。
也顺便想到了最近许多人关注的CPI问题。
我国的CPI构成是:
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可能对老年人来说,这个比例是合适的。但对一二线城市的中青年来说,食品34%明显高了,服务14%和居住13%又有点低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你上馆子吃个饭算的是服务,而不是食品。这些年食品涨价不明显(此处不包含水果),但餐饮涨价很明显。
如果提升服务和居住的权重,减低其他权重,可能很多结论会有不同。
顺便写下米国CPI的构成:
住房42%、交通17%、食品15%、医药7%、休闲6%、教育和通讯6%、衣着4%、其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