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还凑合,中位数涨幅0,白玩一天。 港股则继续扑街,引爆点是阿里跌6%。
昨天阿里财报的确不算好,但也没太差的地方,而且估值还特别低。整体看和京东差不多,说明电商本身目前就这个状态。 但前天大鹅财报的确不错,看到了业绩反转的趋势,市场照样是一通猛砸。 所以归根结底,这不是业绩问题,而是个流动性问题。港股当前又回到了极度熊市的状态,简单说就是业绩好少砸点,业绩不行多砸点。 港币与美元挂钩,港币发行数量100%和外汇储备挂钩。美联储加息周期美元不断回流本土,意味着港币数量也被迫减少。整个池子里的水少了,流到港股里的当然也就少了。
而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本币发行量是自己决定的,所以虽然经济也受美联储加息影响,但股市不会出现明显的流动性不足。 当然咯,任何事都有两面。一旦美联储有降息预期,那么理论上来说港股就会比别人蹦得更快。就像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初,3个月恒指就涨了50%... 目前港股之所以一直是熊市,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一直再往后移。去年认为今年可能就会降,年初认为下半年会降,而目前看今年大概率不会降息,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能再加一次。但不管怎样,再熬半年多美联储怎样也要降息,就看韭菜和美联储谁更能撑。 对港股而言,除了本地港币以外,还有其他的流动输入途径。现有的叫做港股通,也就是用人民币折算成港币买入,并不占现有港币的份额。所以在2014年开通港股通之后,恒指走了一波大牛市,在2018年1月恒指创历史高点。 目前港股通每日交易量已经占到了港股的25%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为港股提供了额外的四分之一左右的流动性。
肉眼可见的后果就是,一个港股是否进入港股通,其估值水平通常会差30%以上;在过去2年多的大熊市里,有港股通加持的票相对来说跌得也较少。 但港股通当前最大的问题则是,阿里、京东、百度这些巨佬由于二次上市的问题都没有纳入,而这些票对港股整体流动性的影响又特别大。此外港股通由于涉及到人民币和港股的互换,交易成本较高,比方说卖出港股后想买入A股需要等好几天,这个时间成本就太高了。 所以不久后会推出人民币柜面交易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从目前来看,参与人民币柜面交易的票不会很多,一开始可能不会超过100个,但通常都是市值较高、影响较大的票,如阿里、百度、京东、李宁这些... 个人估计人民币柜面交易的规模可能不及港股通,但也不会太小。假设未来再为港股增加10%左右的流动性,那也算是核弹级利好了。
总之,无论是美联储降息也好,人民币柜面交易也好,都是虽迟必到的利好。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等啊等啊都没等到,你只能知道这天越来越近了,但就是不知道哪天真的会来。
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算不算鸡汤。 说是鸡汤吧,不知道哪天才能喝上。 说不是鸡汤吧,明明这鸡已经在锅里炖着了,连香味都能闻到。
能不能吃上这口鸡,我也只能两手一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