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有位深圳老哥今年50出头,娃读大学后在外工作,并没打算回来。老哥住的房子是十几年前置换的,100多方,因为带点学区所以市值1000多万,但周边环境不太行。
他决定再置换一次,但不是换更大更好的,而是便宜的。
卖房的钱分三份。
一半左右置换成郊区环境较好的房子,面积100方不到一些。
四分之一给娃,算是个买房的首付。
四分之一留在手上准备慢慢花,计划全国旅行、全球也去转转,买一些自己喜欢但以前不舍得买的物件。
至于医疗和养老也想好了,夫妻双方都有养老金和医保,正常情况不难应付。万一非正常的情况,比方说特别昂贵的医疗开销或者老到生活不能自理,那就把新房也卖了换钱,夫妻一起住养老院。
老哥对目前生活方式很满意,房子和小区环境都是自己喜欢的,凑到节假日就和老婆出门旅行,手上一辈子也没有过那么多现金,偶尔轻奢下也很开心。
这个剧本我熟啊,因为在和很多海外哥们(国人和歪果仁都有)唠的时候,许多人的养老计划如下:
年轻时候买个带学区的大房子,歪果也有学区房概念哦,子女上大学后就置换成不带学区的小房子,差价部分用来给娃付大学学费和自己养老。
美剧和国剧的区别主要在学费,美国大学学费极贵,且依然以每年7%的速度在提升。目前一年学费+生活费直奔10万美刀而去,4年就是40万,读个大学相当于烧半套房。
但其他本质是一样的,大家都不愿意老了委屈自己。所以年轻时人养房,老了以后房养人。
只不过国外类似剧本已经流行很多年,国内则刚刚开始。因为我们这儿有中产这个概念不过才20年时间,现在正好是第一代中产开始考虑养老问题。
更老一辈人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他们即便手上有好几套房子也不会琢磨着卖一套去享受生活,而是都要传给子孙后代。这一点当然没什么错,就是过于委屈自己了。
全世界经济比较好的地区通常都有两大主流消费群体,一是还没结婚的年轻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钱都用来哈皮;二是退休附近的中产,一生中该负担的都负担了,剩下就该为自己活了。
过去我们只有第一类没有第二类,现在有了。
呃,其实就是20年前的年轻人现在变老了,本质上还是同一拨人。
从投资角度,这意味着过去我们看消费往往关注年轻人喜欢什么,但未来可能要关注中老年人喜欢什么。
......
1、周末有不少大佬站出来发声,表示市场对于消费过于悲观了。从今年截至4月的数据来看,消费中主要是和房产、汽车相关的较弱,其他都还不错,而5月汽车已经开始反弹。
个人理解就是,房产肯定已经过了黄金时代,过去巅峰一年17万亿新房交易额,未来大概率也就维持在10万亿出头的。假设居民总收入不变或者缓慢提升,用在买房上的钱少了,大概率在消费上会增多。而伴随着80后和90后步入中年,酒水饮料的消费大约还会有十年以上的增长。去年11月初推荐过定投食品饮料ETF(515170),在经历过大幅反弹后近期又有回落,算是个不错的网格捞鱼的机会,谨慎的再等回调也行。这基金也有场外的,联接C代码(013126)。
2、今天外资净流入40亿,果然只要汇率一涨歪果仁就会来。但说真的40亿太温和了,你们还记得一月份的时候每天净流入200亿那个壮观景象么?假如人民币能持续升值的话,日均净流入50-100亿应该属于常态。
3、受汇率和人民币柜面交易消息影响,港股中概大涨。对了,柜面交易细则依然没有,但有些半官方的说法,我这给归纳一下。
一是6月这波可能不会直接开放给散户,而是更多面向海外投资者手中的离岸人民币和内资机构。
二是后续肯定会开放给散户,有可能和港股通合并,所以有可能门槛依然是50万资产。但在交易方式上大幅简化,降低各类交易成本。
4、快手Q1经调整利润4200万,经营现金流18亿,简单来说就是历史上首次赚钱。其实快手不赚钱始终是个匪夷所思的事,平台型企业成熟期通常利润都是营收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快手每季度营收200多亿,理论上说至少50亿以上利润才合理。比较好看的是用户还在增长,考虑到去年Q1快手有冬奥会的转播权,本季增长是有难度的。无论如何是利好没跑...
5、美光科技被ban,但存储芯片板块高开后埋人,说明这个消息都在预期中。
6、传微软的必应超越百度成为国内第一大桌面搜索引擎,其中必应份额37.4%,百度27%。我考证了下数据可能有问题,属于被一些假流量骗了。近期由于GPT大火,所以很多地方都在人为制造关于必应的流量,导致了这个结果。
7、搜特转债跌破20,但正邦转债还很坚挺依然接近80%。可转债的信仰依然很坚固,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茅20。
全天成交不到8000亿,中位数涨幅0.27%。
依然是很弱的局面,只能谨慎乐观,多一丢丢都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