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两次打车,遇两个网约车司机。
一涿州人,在暴雨之地置业。
一通州人,家住北京副中心。
他们的故事,我写在了朋友圈。
通州这个,印象最深。
家在村里,平房几间。明显能感觉到,他经济压力大。
上有老,下有小。两个老人,七八十岁,每月有800元农民养老金。儿子读三本,大三,一年学费3万5,每月生活费得2千。
他媳妇,一家美资企业上班,好像是生产硅晶片。近期,受中美关系影响,生产销售不畅,经常没班可加,月收入3000多元。“以前加班多,收入好些。”
他开车,扣除各种,月收入六七千。开网约车前,是开出租,20多年。有几年倒大班(24小时一倒),有几年倒小班(12小时一倒),生物钟紊乱。中午有时能睡会,感觉睡了很久,一看表,才5分钟。睡睡醒醒,醒醒睡睡,老休息不好。
一身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三高”。
谈到家里、生活、职业,他似乎都坦然接受。
有一个瞬间,他明显不太开心。是谈到一个细节时——
“有时回家早了点,媳妇还会说,‘咋不多干会?’”
他说,自己也想多干会,多赚钱,毕竟家里用钱的地方多。
但,身体的不适,听的一些情况,让他不想太熬。
他提到相关案例。
也是网约车司机,今年春天,突发疾病,永远离开。他认识一个,外地来京的,每天花很多时间跑车,经常睡车里。
他觉得不太值。
某些瞬间,他一定也担心自己,别突然出事了。
这种感觉,也许未必向家人讲过。
即使讲过,可能家人没太在意,也并没懂他的担忧。
不然,最亲最近的媳妇,大概不会埋怨他,“咋不多干会?”
这个反问,对他来讲,会伤心一会。儿子要养,生活继续。
他提到,暑假期间,儿子和同学到东北自驾游,一周花了3500元。
“孩子出去一趟,就花了我媳妇一个月工资。”他当然在意这笔钱,而儿子似乎并没在意,花得坦然。
最近,儿子在肯德基打工,一小时17.5元,没赚几个钱。“接触接触社会,也让他知道赚钱的不易。”
如果媳妇和儿子,能更懂他,理解他对身体的担忧,理解他赚钱的不易,他会更幸福一些。
中年人,大都渴望这样的懂吧。
有的,渴望家人懂。互相温暖。心暖不惧天寒。
有的,希望工作伙伴(上下级)懂。谈心是个好制度。沟通通畅,上下同欲,工作便不累人。
但,不一定都如愿。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所谓知己,首先是懂你的人。
Ta懂你,你愿更多付出。
反之,亦然。
当然,懂不懂,也看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