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房地产又迎来了两拨重磅的政策。
9月4日,规格极高的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立峰总主持,将(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升至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战略、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高度。
9月5日,沈阳市房产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宣布沈阳二环内取消限购,成为全国首个取消核心区限购政策的副省级城市。
前几天看完奥本海默,连续几天文章写的有点绕,今天换成通俗易懂的风格,再聊一聊房地产。
毕竟,如何应对最后这一波地产刺激,对于所有人都很重要。
通过这两天的新一轮政策,可以推演出两个结论:
1、接下来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的开放限购,肯定要梯次开始了。(没有国家批示,沈阳不敢抢跑,而老大哥开启先河之后,需要稳房价的城市也必然跟上)
2、一二线城市的保障型住房,要大规模的加速建设了。(跟地方主官的KPI考评挂钩之后,各地只会加码,不会落于人后)
而这两个政策出台后,又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1、副省级以上的大区中心城市,其核心区开放限购后,会迅速解放周围各卫星城市的富裕群体(老钱)对核心区的购房需求。
二环之类的核心区面积相较比特币还“不可再生”,供求关系的改变会影响这些大区中心的市场预期,止住下跌的趋势,甚至少数超级城市的核心区部分聚集的优质住宅还会诞生金融属性。
2、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会大幅降低周围城市年轻人“入城”的门槛,提升一二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
廉价的租赁成本带来的价格洼地,使得就业充分的一二线城市的居住成本相较于周边三五线城市反而具有优势,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激增。
把这俩政策跟最近茅台的政策一对比,就会发现很有趣了。
将原来“特供”的一二线核心区开放限购,就跟原本只能加价去买的茅台,现在解除了限购,只要肯花时间,电商平台上1499就能买到,也是为了将能出货更多。
只能短期住,不能市场流通交易的保障型住房,跟19块钱的5ml茅台拿铁的思路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尝试,为庞大的库存寻找增量的消费者。
说白了,就是作为重要的税收来源,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也跟茅台一样,管理层开始不计代价的去库存提销量,并真心诚意的寻找新的消费者了。
甚至看看今天那几个反弹的房地产“仙股”,是不是跟前几年茅台特许供应商挨的收拾差不多。
而进一步思考,把俩政策放在一起看,会发现:
这一轮救房价的思路,是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对周围的三五线全面的吸引人口。
这种冰与火之歌式的冲击,会在接下来的几年,让全国人民感受到强烈的“温差”,被吸走人口的城市,房价将迎来漫长的下跌周期,想出手都很难。
而对于能够感受到温暖的群体,铆定这一轮房价的修复的关键,就看一条:
本城市是不是本区域内吸引力最强的那个黑洞,以及周围有没有引力更大的黑洞。
譬如说,作为省会,石家庄就很尴尬,没有吸人的资格,只能被不断的吸走;同样,作为直辖市,天津也很无奈,就像小学数学题一样,一边进水一边漏水。
譬如说,同样是一线城市,全省吸人的省会广州,很可能就吸不过全国吸人的特区深圳;同样是长三角的省会,由于上海对苏南的分流,南京很可能也吸不过杭州。
对这一轮的房地产周期,政事堂从21年开始建议卖掉之前购入的含科量房产,并建议于23年底前再购置一线被打骨折出售核心含金量房产。
如今,随着724会议的落地,一连串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会一直打到大家相信为止,接下来,更多针对开发商的融资政策也会出现,估计明年就会看到一线核心的含金量资产开始引领反弹了。
当然,这绝不是要建议大家买房,而是建议要根据政策周期来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一二的中心城市不要着急,跑路也要在本轮政策全面落地之后。
大家千万不要高估中国房地产的长期走势,但也千万不能低估本轮国家救房地产的决心。
毕竟,卖茅台都能找造过假的瑞幸,逼到墙角的时候,卖房子和搞开发也会找曾经被打压的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