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大白话,跟大家聊一下我们现在面对的经济问题。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美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发钱。
但是,双方发钱的主体和时间并不一样。
1、美国是中央政府负债来发钱,中国是地方政府负债来发钱。
2、美国是疫情结束之后仍然不停的发钱,中国是战胜疫情之后立即停止了发钱。
而传统的挣钱,和疫情时代的发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
挣钱往往是付出了相对应的劳动,花的时候会是精打细算,发钱往往是不需要相对应的付出就能获得的财富,花的时候会大手大脚。
通俗来形容,赚钱的是王健林,花钱的是王思聪。
一个是斤斤计较,贪了点他的钱就会撕破脸皮给你送进监狱,一个是哄抬物价,打了你一巴掌转头就给你200万私了。
疫情时期,由于政府慷慨的花钱,很多生意都有100%乃至300%以上的利益,这些超额的利益,驱动着利益集团进行狂热的消费,在层层传导之下,这些狂热的消费带来了充足的就业率和高企的CPI。
可一旦政府停止了发钱,那些300%超额收益的项目就会突然消失,曾经狂热消费的利益集团就会突然变的冷静,开始精打细算,他们的冷静又会一层层的向下传导,导致就业率和CPI的下行。
因此,美国的经济过热,本质是拜登政府仍在持续的发钱。
同样,中国的经济骤冷,本质是中国在去年底开始停止了发钱。
用最通俗的例子来形容中国出现的U性转弯,
是那些能够提供两位数融资成本的地方政府,不能再向金融市场提供躺着赚钱的债券。
是那些拆了建、建了拆的无效投资被喊停,不能再向基建类企业提供利润咋舌的大单。
是那些。。。咳咳
当那些躺着赚取100%-300%利润的项目突然消失,大家只能为3%-10%利润的项目拼搏的时候,一切的投资与消费行为都会重归冷静。
因此,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多么深层的问题。
本质是那些从2008年以来,持续当了15年冤大头,花钱大手大脚的地方政府们,在今年突然被中央政府喊停。
至于今年美国气势如虹的本质,不是美国经济有多好,而是美国的财政撒钱用药不停。
正如赵本山在卖拐时说的,你跺你也麻。
拜登的联邦政府若是跟中国一样,突然停止了政府发钱,美国也会重走中国经济骤冷的这个阶段。
我们现在的牢骚和不满,届时只会以更加迅猛之势在美国蔓延。
只不过,在特朗普这个巨大的威胁之下,拜登和他的民主党政府,以及共和党的建制派,都不敢在大选之前把发钱停下来。
同样,在疫情期间赚惯了100%利润的国际资本家,也很难再去干3%利润的生意。就像有的人不愿意结束抗疫一样,这些国际巨鳄也很乐意的看到东欧与中东连绵不断的战火。
想明白了这俩问题,我们再来展望未来。
如同中国的地方债压力,美国的联邦政府在高昂利息的压力下,终有一天要停止发钱。
届时,曾经强势的美元美股美房,都要重走一波中国的长征路,也会尝到一波“应贬尽贬”。
区别只不过是硬着陆,还是如中国今年这般的软着陆。
同样,随着全球收益率的持续下行,习惯了在疫情期间赚取100%利润的资本家,敢于冒绞首的危险,也敢于践踏人世间一切的法律的他们,自然也会敢于投资他们曾经敌视但是处于价值洼地的中国。
这不是他们突然变好,也不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他们骨子里面的资本基因所决定。
去年政事堂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苦口婆心的一遍遍劝大家,财政政策正在U型转弯,各级财政投资断崖下跌,市场全靠信心支撑,各位做政府项目的阿祖们一定要收手。
今天的经济工作会议虽然尚未召开,但是政事堂已经提前预测,可以赶在会议召开之前的11月,跟着国运、全球资本和新时代的三中全会一起提前押注中国。
这是因为,去年年底以来的经济活动骤冷,本质是狂奔撒钱15年的地方政府突然被临场叫停,并非是经济周期,而是人为因素所决定。
同样,中国经济的重新启动, 也跟经济周期没什么关系,而会是跟着一场会议而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