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虽然我村开盘看起来要扑街,但很快就拉起。A村差些,上证拉红后又变绿;港村比较威武,盘中创反弹新高。但从本质看都是一样的,做多的力量开始汇集起来,即便遇到利空也会进行顽强的抵抗。
为什么我相信会有牛市?
因为如果一件事你既希望他发生,又有能力让他发生,那就大概率会发生。
以上叫做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现在从上到下都盼着大牛市,可以说只要能做的基本都做了或者即将去做,包括降印花税、降港股通分红税等等。
今天我在雪球上爬到一个中远海控散户的帖子。他说自从21年底买入海狗以后,被套的不要不要的,每次听到哪里要花钱,都难受到晚上睡不好。
最近终于大赚,开始做些以前想了很久都没舍得的事。比如花大几十块钱买了一只榴莲给自己吃,花几百块钱在京东买了一个乒乓球拍,大手大脚花钱的感觉真好。
这种卑微的感觉我还真能理解,记得09那年我第一次出国是跟团游日本,同团的都是带着大行李箱出去准备抢购,只有我和老婆就背个书包真的是去旅游,看什么都觉得贵。
有天晚上导游说日本的桃子特别好吃,小桃子350日元一个,大桃子500日元一个,其他人都买了好几个。当时12日元换1人民币,我和老婆算了下,小桃子30人民币,大桃子40人民币,价格是国内十倍,就舍不得买了。
当时我收入一年应该也有十万左右,其实也不是真的买不起,只是在心理上没法接受一个桃子要那么贵。导游人不错,看出我们舍不得买,晚上特意跑过来送给我们一个尝鲜,那味道的确是好。
那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舍得花钱呢?应该就是2015年大牛市后,突然血赚了7位数,看什么都觉得便宜,和老婆说下次去日本每人要买两个桃子,吃一个扔一个。这个当然是开玩笑,但股市赚钱后我的确换车、换房了。
国人的特点都是从小被教育着节俭,赚点钱也舍不得花。但有一种钱是舍得花的,那就是外财,也就是工作以外获得的钱。
过去消费升级,是因为房子涨,现在你还想让老百姓有外财,那只有股市涨才能促进消费。
还是那句话,股市好才能消费复苏,而不是消费复苏才能股市好。
美国为啥消费一直炸裂,还不是因为美股一直在涨么?如果美股天天跌,美国群众也是人,再想得开也不可能天天买买买。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有能力让我村上涨呢?
因为A村和港村都经历了三年大熊市,估值水平都在历史低位,很多票便宜得一批,而且我们还有很多大招正在发出来。
比如近期即将发行30年、20年、50年超长特别国债,总额接近1万亿。这些都是强烈的财政手段,将直接刺激市场。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这几年欧洲经济很差,德国这种浓眉大眼的GDP都负增长,通胀炸裂,那为何欧洲股市还天天新高呢?答案就是这些国家都发行了大量长期国债,还有百年国债,最终把市场刺激起来了。
目前最先涨的是估值最低的红利模式票,其代表就是港村的红利股,所以今年港村涨得特别好,截止目前居然已经是全球领先。
但随着港村涨起来,红利股涨起来,形成赚钱效应之后,水肯定会往村里其他地方流淌,把别的板块也顶起来。大部分人回血以后,也会舍得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终也把消费顶起来。
消费起来后,各行各业都能赚到钱,找工作也会容易,工资也会涨,那就会有人开始琢磨着结婚、买房、生娃。
总之,整个逻辑链就像一个很长的多米诺骨牌,理论上来说是这么一个作用路径,但谁也不知道中间会不会卡住。
但我的一向观点就是:
世界的确有很多种可能性,你得防着那种最坏的可能,但也至少要拿出一部分资源去押那个好的可能。
至于这一部分是多少,看每个人的乐观程度。
对我来说,就是大部分,有时候也可以是all in。
这个分配比例里面既有我的理性,也有我的情感。
我有一部分钱在场外是保持不动的,以保证家里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除此以外,我现在已经比较接近all in了。
当然咯,我是绝对不会去上杠杆的。
因为我不想以后又舍不得吃350日元一个的桃子,即便可能性很小。
袁绍死的时候连口蜂蜜水都喝不上,我希望比他强一点。